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遗传学论文

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2-20页
    1.1 遗传多样性第12-18页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第12页
        1.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2-18页
    1.2 食蚜蝇的研究背景第18-19页
        1.2.1 食蚜蝇简介第18-19页
        1.2.2 食蚜蝇研究进展第19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 实验样品采集第20页
        2.1.2 实验主要试剂第20页
        2.1.3 实验溶液的配制第20-21页
        2.1.4 实验涉及的主要仪器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8页
        2.2.1 食蚜蝇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1-22页
        2.2.2 基因组DNA的酶切及酶切片段的回收第22页
        2.2.3 酶切回收的DNA片段连接接头第22页
        2.2.4 连接产物扩增及扩增产物纯化回收第22-23页
        2.2.5 生物素探针与特异性微卫星片段的杂交与洗脱第23-24页
        2.2.6 富集后的微卫星片段扩增及纯化第24页
        2.2.7 载体与富集后的片段连接及转化第24-25页
        2.2.8 阳性克隆的挑选、培养及检测第25页
        2.2.9 微卫星DNA片段的引物设计及引物特异性筛选第25-26页
        2.2.10 引物荧光标记及基因分型第26-27页
        2.2.11 黑带食蚜蝇和大灰优蚜蝇微卫星引物交叉通用性检测第27-28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8-29页
    3.2 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及酶切后片段回收第29页
    3.3 酶切回收的DNA片段连接第29-30页
    3.4 连接产物扩增及扩增产物纯化回收第30-31页
    3.5 生物素探针与特异性微卫星片段的杂交与洗脱第31-32页
    3.6 微卫星DNA片段的克隆鉴定第32-33页
    3.7 测序产物的结果分析第33-34页
    3.8 引物特异性筛选第34页
    3.9 特异性引物的荧光标记第34-38页
    3.10 黑带食蚜蝇与大灰食蚜蝇微卫星标记交叉通用性检测第38-41页
第4章 讨论第41-4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5.1 结论第42页
    5.2 展望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录第44-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mWRKY20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功能研究
下一篇:超声波幅相调制法气体介质温度测量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