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腰带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蒙古族腰带概说及研究价值 | 第10-19页 |
(一) 蒙古族腰带的概述 | 第10-12页 |
(二) 蒙古族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联系 | 第12-16页 |
(三) 蒙古族腰带的研究价值 | 第16-19页 |
二、蒙古族腰带的演变形式 | 第19-36页 |
(一) 前蒙古时期的腰带 | 第19-29页 |
1、匈奴、鲜卑时期 | 第20-25页 |
(1) 革带 | 第20-23页 |
(2) 连排式腰带 | 第23-24页 |
(3) 布腰带 | 第24-25页 |
2、辽金时期 | 第25-29页 |
(1) 革带 | 第25-29页 |
(2) 帛带 | 第29页 |
(二) 蒙元时期的腰带 | 第29-33页 |
1、金质腰带 | 第30页 |
2、布腰带 | 第30-31页 |
3、革带 | 第31-32页 |
4、角力带 | 第32页 |
5、玉带 | 第32-33页 |
(三) 后期蒙古族腰带 | 第33-36页 |
1.明清至近代之传统格局的稳固 | 第33-34页 |
(1) 革带 | 第33页 |
(2) 布腰带 | 第33-34页 |
2.现代蒙古族腰带 | 第34-36页 |
(1) 布腰带 | 第35页 |
(2) 革带 | 第35-36页 |
三、蒙古族腰带的文化内涵 | 第36-44页 |
(一) 实用性 | 第36-38页 |
(二) 装饰性 | 第38-39页 |
(三) 民俗性 | 第39-41页 |
(四) 蒙古族腰带的审美文化 | 第41-44页 |
(1) 对力量的崇尚 | 第41-43页 |
(2) 和谐的生态美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