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

美联储加息周期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内容第9-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0-13页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0-12页
        1.3.2 本文的不足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第13-25页
    2.1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国际传导的理论模型第13-18页
        2.1.1 传统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理论第13-15页
        2.1.2 新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理论第15-17页
        2.1.3 理论评述第17-18页
    2.2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第18-20页
        2.2.1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单一渠道传导第18-19页
        2.2.2 货币政策溢出效益的多渠道传导第19-20页
    2.3 美国货币政策对他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第20-24页
        2.3.1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他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第21-22页
        2.3.2 美国常规化货币政策对他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第22-24页
    2.4 文献评述第24-25页
3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第25-42页
    3.1 美联储历次加息周期概述第25-31页
        3.1.1 第一次加息周期(19942-1995.2)第25-26页
        3.1.2 第二次加息周期(1999.6-2000.5)第26页
        3.1.3 第三次加息周期(2004.6-2006.6)第26-27页
        3.1.4 第四次加息周期(2015.12至今)第27-29页
        3.1.5 四次加息周期对比第29-31页
    3.2 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第31-34页
        3.2.1 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第31-32页
        3.2.2 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第32-33页
        3.2.3 中美贸易往来密切第33-34页
        3.2.4 中美投资关系密切第34页
    3.3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第34-42页
        3.3.1 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第35-37页
        3.3.2 国际贸易传导路径第37-39页
        3.3.3 资本流动传导路径第39-42页
4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第42-66页
    4.1 实证方法与模型设定第42-49页
        4.1.1 TVP-VAR模型介绍第42-46页
        4.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第46-48页
        4.1.3 实证模型构建第48-49页
    4.2 基于传导路径的分析第49-55页
        4.2.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第49-50页
        4.2.2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第50-55页
    4.3 基于区域差异的分析第55-66页
        4.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第57-59页
        4.3.2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第59-66页
5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66-69页
    5.1 本文结论第66页
    5.2 政策建议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及预期对进出口价格的门限传递效应
下一篇:地方财政支出对中国FDI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