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评价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项目依托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7-18页 |
1.6 主要认识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龙马溪组页岩形成条件 | 第19-30页 |
2.1 页岩地层发育 | 第19-23页 |
2.1.1 页岩平面分布 | 第19页 |
2.1.2 页岩纵向发育 | 第19-23页 |
2.2 构造背景 | 第23-26页 |
2.3 沉积环境 | 第26-30页 |
第三章 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 | 第30-46页 |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5页 |
3.1.1 有机质类型 | 第30-31页 |
3.1.2 有机碳含量 | 第31-34页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34-35页 |
3.2 储集特征 | 第35-42页 |
3.2.1 矿物组成 | 第35-38页 |
3.2.2 物性指标 | 第38-42页 |
3.3 储层特征综合研究 | 第42-44页 |
3.4 保存条件 | 第44-46页 |
3.4.1 区域盖层 | 第44页 |
3.4.2 区域构造影响 | 第44-45页 |
3.4.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龙马溪组潜质页岩含气特征 | 第46-64页 |
4.1 含气量分析方法 | 第46-48页 |
4.1.1 等温吸附法 | 第46-47页 |
4.1.2 测井解释法 | 第47页 |
4.1.3 现场解吸法 | 第47-48页 |
4.2 含气量分布 | 第48-62页 |
4.2.1 钻、录井评价页岩含气性 | 第48-51页 |
4.2.2 等温吸附评价页岩含气性 | 第51-53页 |
4.2.3 测井评价页岩含气性 | 第53-59页 |
4.2.4 现场解吸评价页岩含气性 | 第59-62页 |
4.3 含气量变化规律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龙马溪组潜质页岩含气性评价 | 第64-75页 |
5.1 含气量主控因素 | 第64-71页 |
5.1.1 吸附气含量控制因素 | 第64-69页 |
5.1.2 游离气含量控制因素 | 第69-70页 |
5.1.3 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 第70-71页 |
5.2 单井含气性评价 | 第71-72页 |
5.3 含气性综合评价 | 第72-7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