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油气层物理论文

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组隔夹层识别与表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0-15页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0.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2-13页
        0.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0.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0.4 完成工作量第13-15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20页
    1.1 构造与地层特征第15-16页
    1.2 储层特征第16-17页
    1.3 油水分布特征第17-20页
第二章 沉积相发育特征第20-37页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0-23页
        2.1.1 标准层、标志层划分砂层组第20页
        2.1.2 细分对比模式第20-23页
    2.2 沉积相类型第23-30页
        2.2.1 岩心相特征第23-27页
        2.2.2 沉积微相类型第27-30页
    2.3 沉积相展布特征第30-37页
        2.3.1 纵向变化特征第30-31页
        2.3.2 横向展布特征第31-35页
        2.3.3 平面展布特征第35-37页
第三章 隔夹层识别与划分第37-51页
    3.1 隔夹层识别方法第37-40页
    3.2 泥质隔夹层与物性隔夹层的测井响应及物性特征第40-42页
        3.2.1 泥质隔夹层测井曲线响应第40-41页
        3.2.2 物性隔夹层测井曲线响应第41-42页
        3.2.3 隔夹层物性特征第42页
    3.3 SAGD区隔夹层的划分方案第42-51页
        3.3.1 物性隔夹层井温曲线分析第43-48页
        3.3.2 泥质隔夹层井温曲线分析第48-49页
        3.3.3 SAGD开发区内物性与泥质隔夹层分类方案第49-51页
第四章 隔夹层分布与成因第51-79页
    4.1 隔夹层的分布特征第51-73页
        4.1.1 泥质隔夹层分布特征第51-55页
        4.1.2 物性隔夹层分布特征第55-73页
    4.2 隔夹层分布与沉积微相发育的关系第73-77页
        4.2.1 泥质隔夹层第73-75页
        4.2.2 物性隔夹层第75-77页
    4.3 隔夹层成因第77-79页
        4.3.1 泥质隔夹层成因第77-78页
        4.3.2 物性隔夹层成因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J1-K1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
下一篇:湘西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