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方式的完善方向及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9-10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0-13页
    1.3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3-15页
        1.3.1 内容框架第13-14页
        1.3.2 可能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生产方式与民生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第15-26页
    2.1 生产方式与民生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5-18页
        2.1.1 生产方式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民生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2.2 生产方式视阈内改善民生的不同理论探讨第18-22页
        2.2.1 古典经济学第18页
        2.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8-19页
        2.2.3 福利经济学第19-20页
        2.2.4 制度变迁理论第20-21页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页
        2.2.6 科学发展观及“中国梦”思想第21-22页
    2.3 完善生产方式与改善民生的相互作用机理第22-26页
        2.3.1 完善生产方式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取向第22-23页
        2.3.2 改善民生引导生产方式的完善第23-26页
第三章 中国生产方式变革历程及产生的主要民生问题第26-37页
    3.1 生产方式变革历程第26-30页
        3.1.1 改革开放以前的生产方式状况第26-27页
        3.1.2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第27-30页
    3.2 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民生问题第30-37页
        3.2.1 收入差距增大,分配不公问题严重第31-33页
        3.2.2 公共服务供给乏力且配置失衡第33-35页
        3.2.3 资源逐渐短缺,环境问题加剧第35-37页
第四章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方式的完善方向第37-50页
    4.1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力的完善方向第37-43页
        4.1.1 民生视角下劳动者的完善方向第37-39页
        4.1.2 民生视角下劳动资料的完善方向第39-40页
        4.1.3 民生视角下劳动对象的完善方向第40-42页
        4.1.4 民生视角下生产力三要素的匹配、协调发展第42-43页
    4.2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关系的完善方向第43-50页
        4.2.1 民生视角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完善方向第43-46页
        4.2.2 民生视角下分配制度的完善方向第46-50页
第五章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方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第50-69页
    5.1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方式评价体系的构建第50-58页
        5.1.1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第50页
        5.1.2 评价体系的具体构架第50-52页
        5.1.3 评价体系分析第52-56页
        5.1.4 评价指标核算模型第56页
        5.1.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第56-58页
    5.2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方式完善进程实证分析第58-69页
        5.2.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第58页
        5.2.2 改善民生视角下生产方式完善进程评价第5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80页
个人简历第80-8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初次分配公平的市场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监理企业信用评价与绩效模式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