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基于不同柱墙连接方式的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2页
    1.2 框架—剪力墙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框架—剪力墙特点第14-16页
    1.4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18-38页
    2.1 试验目的第18页
    2.2 柱墙连接区域的选取第18-19页
    2.3 试件设计第19-24页
        2.3.1 第一组研究墙内竖向等代钢筋试验的设计第19-22页
        2.3.2 第二组研究不同柱墙连接方式试验的设计第22-24页
    2.4 试件制作第24-33页
        2.4.1 钢筋和模板第24页
        2.4.2 钢筋应变片的粘贴第24-27页
        2.4.3 试件的施工第27-32页
        2.4.4 混凝土的浇筑第32-33页
    2.5 试件的加固与运输第33页
    2.6 材料力学性质第33-37页
        2.6.1 混凝土力学性能第33-35页
        2.6.2 钢筋力学性能第35-36页
        2.6.3 灌浆料力学性能第3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第38-50页
    3.1 试验加载制度及量测内容第38-42页
    3.2 试验现象第42-48页
        3.2.1 研究墙内竖向等代钢筋试件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第42-45页
        3.2.2 研究不同柱墙连接方式试件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第45-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考察第50-62页
    4.1 研究墙内竖向等代钢筋试验结果分析第50-55页
        4.1.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50-52页
        4.1.2 特征荷载和特征位移第52页
        4.1.3 钢筋应变第52-54页
        4.1.4 本节小结第54-55页
    4.2 研究不同柱墙连接方式试验结果分析第55-62页
        4.2.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55-57页
        4.2.2 特征荷载和特征位移第57-58页
        4.2.3 钢筋应变第58-59页
        4.2.4 本节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第62-78页
    5.1 WCOMD非线性有限元模拟软件简介第62页
    5.2 模型的建立第62-65页
        5.2.1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第62-64页
        5.2.2 材料属性第64-65页
        5.2.3 荷载及边界条件第65页
    5.3 模型的求解第65-66页
        5.3.1 加载方式第65-66页
        5.3.2 分析步设置及荷载控制第66页
    5.4 模拟结果分析第66-77页
        5.4.1 裂缝及变形对比分析第66-76页
        5.4.2 特征荷载的对比第76-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事件处理的智能预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配置与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