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1.3.1 劳动力转移研究 | 第13-15页 |
1.3.2 城镇化发展研究 | 第15-16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3 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5 技术路线图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2.1 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22-23页 |
2.2 城镇化发展理论 | 第23页 |
2.3 城镇体系构建理论 | 第23-24页 |
2.4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西藏自治区人口发展现状 | 第26-42页 |
3.1 研究区人口特征 | 第26-32页 |
3.1.1 总出生率与人口预测 | 第28-29页 |
3.1.2 区域人口素质 | 第29-32页 |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核算 | 第32-34页 |
3.2.1 核算方法与核算结果 | 第32-33页 |
3.2.2 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教育水平与转移趋势 | 第33-34页 |
3.3 劳动力转移潜力分析 | 第34-40页 |
3.3.1 劳动力转移趋势 | 第34-38页 |
3.3.2 区域城镇化进程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2页 |
4.1 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估 | 第42-45页 |
4.1.1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绩效分析 | 第42-44页 |
4.1.2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 第44-45页 |
4.2 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4.2.1 转移源头 | 第45-46页 |
4.2.2 转移渠道 | 第46-47页 |
4.2.3 转移空间 | 第47-48页 |
4.2.4 劳动力转移机制分析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区域发展政策与本地劳动力非农转移 | 第52-62页 |
5.1 政府援助型发展战略对农牧民经济活动的影响 | 第52-56页 |
5.1.1 农牧民纯收入与区域发展战略 | 第52-53页 |
5.1.2 家庭经营收入与区域发展政策 | 第53-56页 |
5.2 中央援助型发展战略与本地劳动力就业 | 第56-61页 |
5.2.1 模型分析 | 第56-58页 |
5.2.2 典型企业用工调查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与聚居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 第62-74页 |
6.1 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62-67页 |
6.1.1 城镇化发展速度最缓慢的省区 | 第62-64页 |
6.1.2 城镇密度最低的省区 | 第64页 |
6.1.3 城镇体系不完整、分布不均衡的省区 | 第64-67页 |
6.2 区域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 第67-70页 |
6.2.1 城镇化率与经济内生动力 | 第67-69页 |
6.2.2 城镇化率与本地劳动力集聚 | 第69-70页 |
6.3 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城镇体系构建 | 第70-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4-7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75页 |
7.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