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 绿宝苹果的起源 | 第15页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2.1 绿宝苹果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 本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2.2.1 果树物候期的观察 | 第18-19页 |
2.2.2 果树各器官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19页 |
2.2.3 果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19-21页 |
2.2.4 土壤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1-23页 |
3 本研究的特色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1 绿宝苹果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 第24-26页 |
1.1 试验地及材料 | 第24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1.2.1 物候期的观察 | 第24页 |
1.2.2 根系的生长动态的观察测定 | 第24页 |
1.2.3 主干粗度、新梢长度和粗度的测定 | 第24-25页 |
1.2.4 叶片特征的测定 | 第25页 |
1.2.5 果实品质的测定 | 第25页 |
1.2.6 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25-26页 |
1.2.7 树龄对绿宝苹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6页 |
2 不同土壤条件对绿宝苹果生长的影响 | 第26-30页 |
2.1 试验地与材料 | 第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2.2.1 土壤含盐量及pH的测定 | 第26页 |
2.2.2 土壤容重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3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N、P、K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2.4 叶片特征的测定 | 第27页 |
2.2.5 光合特性的测定 | 第27页 |
2.2.6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4页 |
1 绿宝苹果在天津地区的生长发育特性 | 第30-45页 |
1.1 物候期的观察 | 第30-31页 |
1.2 绿宝苹果新梢、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 第31-34页 |
1.3 绿宝苹果叶片性状的表现 | 第34页 |
1.4 绿宝苹果果实品质的研究 | 第34-35页 |
1.5 绿宝苹果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35-41页 |
1.5.1 绿宝苹果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 第35-36页 |
1.5.2 绿宝”苹果光合指标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 | 第36-38页 |
1.5.3 绿宝苹果的CO_2响应曲线 | 第38页 |
1.5.4 绿宝苹果树冠不同位置光合能力的比较 | 第38-39页 |
1.5.5 影响绿宝苹果净光合速率主要因子的分析 | 第39-41页 |
1.6 树龄对绿宝苹果生长的影响 | 第41-45页 |
1.6.1 树龄对绿宝苹果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41-44页 |
1.6.2 色素含量在树龄方面上的差异 | 第44页 |
1.6.3 树龄对绿宝苹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1.6.4 不同树龄绿宝苹果叶片CO_2响应曲线的比较 | 第45页 |
2 土壤条件对绿宝苹果生长、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45-54页 |
2.1 试验地土壤理化性质 | 第45-47页 |
2.2 不同土壤条件对绿宝苹果生长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 土壤条件对绿宝苹果叶片特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49-50页 |
2.4 不同土壤条件下绿宝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的比较 | 第50-52页 |
2.5 不同土壤条件下绿宝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9页 |
1 绿宝苹果在天津地区的生长发育表现 | 第54-57页 |
1.1 绿宝苹果物候期 | 第54页 |
1.2 绿宝苹果在天津地区的生长表现 | 第54-55页 |
1.3 绿宝苹果果实品质的表现 | 第55-56页 |
1.4 绿宝苹果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56-57页 |
2 不同土壤条件对绿宝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