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当前我国重复诉讼判断标准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重复诉讼的概念及其问题由来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的立法规定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我国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的实践操作现状 | 第15-17页 |
一、禁止重复诉讼实践操作的现状 | 第15页 |
二、司法实践背后的理论支持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确立的理论基础 | 第17-33页 |
第一节 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确立的基本原则 | 第17-20页 |
一、重复诉讼判断标准行文应具备科学性 | 第17-18页 |
二、重复诉讼判断标准应具备时政导向性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重复诉讼判断标准依据的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一、诉讼系属理论与重复诉讼的判断 | 第20-23页 |
二、诉讼标的理论与重复诉讼的判断 | 第23-28页 |
三、诉讼争点理论与重复诉讼的判断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禁止重复诉讼特殊情形的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一、平行诉讼与重复诉讼的关系简述 | 第29-30页 |
二、部分诉讼与重复诉讼的关系简述 | 第30-31页 |
三、其他情形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对我国当前民事诉讼中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的反思 | 第33-46页 |
第一节 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立法之反思 | 第33-40页 |
一、行文局限性 | 第33页 |
二、对当事人相同 | 第33-37页 |
三、对诉讼标的相同 | 第37-39页 |
四、对诉讼请求相同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重复诉讼判断实践操作之反思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重复诉讼判断标准之比较法考察与借鉴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的完善 | 第46-53页 |
第一节 理论完善 | 第46-47页 |
一、理论与立法 | 第46页 |
二、要素识别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立法完善 | 第47-51页 |
一、前诉进行中的重复诉讼判断标准 | 第47-48页 |
二、前诉生效后的重复诉讼的判断标准 | 第48-49页 |
三、对我国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的具体化 | 第49-51页 |
第三节 规范重复诉讼判断的实践操作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