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公积金监管体系研究--以玉林市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3.1 政府失灵理论 | 第13页 |
1.3.2 回应性监管理论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简述 | 第17-22页 |
2.1 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 | 第17-18页 |
2.1.1 住房金融的含义、性质 | 第17页 |
2.1.2 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及现状 | 第17-18页 |
2.2 住房公积金的含义与作用 | 第18-19页 |
2.2.1 住房公积金的含义 | 第18-19页 |
2.2.2 住房公积金的作用 | 第19页 |
2.3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制度 | 第19-22页 |
2.3.1 住房公积金的机构设置 | 第19-20页 |
2.3.2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机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现状 | 第22-30页 |
3.1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设置 | 第22-26页 |
3.1.1 机构设置 | 第22-25页 |
3.1.2 决策机制 | 第25页 |
3.1.3 运行机制 | 第25-26页 |
3.2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内容与方法 | 第26-28页 |
3.2.1 公积金的归集 | 第26-27页 |
3.2.2 公积金的支取 | 第27页 |
3.2.3 公积金贷款 | 第27-28页 |
3.3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成效 | 第28-30页 |
3.3.1 公积金归集、支取情况 | 第28-29页 |
3.3.2 公积金支贷款控制情况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玉林住房公积金监管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30-34页 |
4.1 现行监管体系的不足 | 第30-32页 |
4.1.1 住房公积金监管机构存在的缺陷 | 第30页 |
4.1.2 住房公积金外部监管不力 | 第30-31页 |
4.1.3 住房公积金内部监管不足 | 第31页 |
4.1.4 住房公积金监管方法与环境不完善 | 第31-32页 |
4.2 存在监管漏洞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4.2.1 相关部门干预不足 | 第32页 |
4.2.2 缺乏严格和科学的制约、监督和考核机制 | 第32页 |
4.2.3 监管流于形式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住房公积金监管的经验 | 第34-40页 |
5.1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住房金融制度 | 第34-37页 |
5.1.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34-35页 |
5.1.2 香港的强积金制度 | 第35页 |
5.1.3 西方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35-37页 |
5.2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住房金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5.2.1 完善相关法律与考核机制 | 第37-38页 |
5.2.2 独立的监管机构 | 第38页 |
5.2.3 实施动态监管 | 第38-40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监管体系的对策 | 第40-55页 |
6.1 强化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独立与权责 | 第40-44页 |
6.1.1 调整现行的管委会人员构成情况 | 第40-41页 |
6.1.2 明确管委会的独立性 | 第41-42页 |
6.1.3 制定并实施住房公积金监管规范 | 第42-43页 |
6.1.4 提供沟通与反馈的渠道 | 第43-44页 |
6.2 激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构建内部监管网络 | 第44-49页 |
6.2.1 以法稽科为中心节点 | 第44-47页 |
6.2.2 财务科负责资金走向复核 | 第47-48页 |
6.2.3 档案室负责材料归档复核 | 第48页 |
6.2.4 网络信息科负责业务操作记录复核 | 第48页 |
6.2.5 形成监管记录并上报 | 第48-49页 |
6.3 构建住房公积金外部监管网络 | 第49-52页 |
6.3.1 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作为中心结点 | 第49-51页 |
6.3.2 政府作为上级结点 | 第51-52页 |
6.4 完善回应性网络监管运行环境 | 第52-55页 |
6.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6.4.2 建立科学考核机制 | 第53-54页 |
6.4.3 建立监管培训机制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