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源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9-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6页
    1.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第14-19页
        1.1 猪流感病毒形态第14-15页
        1.2 流感病毒分类第15-16页
        1.3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第16-19页
            1.3.1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第16页
            1.3.2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第16-17页
            1.3.3 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A)第17页
            1.3.4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第17-18页
            1.3.5 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第18页
            1.3.6 聚合酶蛋白(Polymerse,P)第18-19页
    2.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流行病学第19-23页
        2.1第19-22页
            2.1.1 古典型H1N1猪流感(classical swine H1N1 virus)流行病学第19-20页
            2.1.2 类禽型H1N1猪流感(avain-like swine H1N1 virus)流行病学第20-21页
            2.1.3 类人型H1N1猪流感(human-like swine H1N1 virus)流行病学第21-22页
        2.2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第22-23页
            2.2.1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起源第22-23页
            2.2.2 我国猪群中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第23页
    3. H1N1型猪流感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第23-25页
        3.1 H1N1亚型猪流感的兽医公共卫生意义第24页
        3.2 H1N1亚型猪流感的人类公共卫生意义第24-25页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第26-39页
    实验一 猪源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进化分析第26-35页
        1.1 前言第26页
        1.2 实验材料第26-28页
            1.2.1 样品来源与处理第26-27页
            1.2.2 标准抗原及阳性血清第27页
            1.2.3 SPF鸡胚第27页
            1.2.4 红细胞第27页
            1.2.5 主要试剂第27页
            1.2.6 主要实验仪器第27-28页
        1.3 实验方法第28-35页
            1.3.1 实验的技术路线第28页
            1.3.2 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第28-29页
            1.3.3 血凝实验(HA)第29页
            1.3.4 病毒的鸡胚克隆纯化第29页
            1.3.5 病毒亚型血凝抑制试验(HI)的鉴定第29页
            1.3.6 PCR对病毒亚型的鉴定第29页
            1.3.7 病毒RNA的提取、RT-PCR、克隆及测序第29-34页
            1.3.8 序列分析第34-35页
    实验二 猪源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实验第35-39页
        2.1 前言第35页
        2.2 实验材料第35-36页
            2.2.1 实验毒株第35页
            2.2.2 试验动物第35-36页
            2.2.3 细胞及试剂第36页
            2.2.4 器材与实验室条件第36页
        2.3 实验方法第36-39页
            2.3.1 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第36-37页
            2.3.2 血凝试验(HA)第37页
            2.3.3 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_(50))测定第37页
            2.3.4 BALB/c鼠感染实验第37-38页
            2.3.5 病毒的滴定第38-3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9-63页
    3.1 病毒的分离结果第39页
    3.2 阳性质粒的PCR扩增结果第39-40页
    3.3 毒株HA和N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第40-41页
    3.4 各基因片段的进化分析第41-60页
        3.4.1 HA基因分析第41-44页
        3.4.2 NA基因分析第44-47页
        3.4.3 M基因分析第47-49页
        3.4.4 NS基因分析第49-51页
        3.4.5 NP基因分析第51-53页
        3.4.6 PA基因分析第53-55页
        3.4.7 PB1基因分析第55-57页
        3.4.8 PB2基因分析第57-60页
    3.5 A/swine/Guangxi/18/2013(H1N1)的血凝效价及TCID_(50)结果第60页
    3.6 实验小鼠的体重变化及攻毒后的临床表现第60-62页
    3.7 实验小鼠脏器中病毒的滴定结果第62-63页
第四章 讨论第63-67页
    4.1 流行病学调查第63页
    4.2 遗传进化分析第63-64页
    4.3 致病力分析第64页
    4.4 耐药性分析第64-65页
    4.5 亲和力分析第65页
    4.6 致病性分析第65-66页
    4.7 水平传播分析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8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株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
下一篇:猪瘟病毒C、NS3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与IRG6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