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鉴别诊断及M2e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目录第12-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46页
 1 猪流感病毒概述第20-36页
   ·流行病学特点第20-21页
   ·公共卫生意义第21-22页
   ·猪流感病毒病原学及生物学特性第22-23页
   ·猪流感分子生物学特征第23-26页
     ·血凝素基因HA第23-24页
     ·神经氨酸酶基因NA第24页
     ·核蛋白基因NP第24-25页
     ·聚合酶基因PA、PB1、PB2第25页
     ·基质蛋白基因M第25页
     ·非结构蛋白基因NS第25-26页
   ·猪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第26-27页
   ·猪流感病毒免疫学机制第27-29页
   ·猪流感实验室诊断技术第29-32页
     ·病毒分离第29页
     ·血清学诊断第29-31页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31-32页
   ·猪流感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第32-36页
 2 M2疫苗研究进展第36-41页
   ·M2e蛋白类疫苗第37-39页
   ·M2e核酸疫苗第39-40页
   ·M2e疫苗目前仍存在的机制争论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第40-41页
     ·广谱性的大小第40-41页
     ·免疫反应类型的问题第41页
 3 核酸疫苗佐剂研究进展第41-44页
   ·细胞因子佐剂第42-43页
   ·蛋白转导类佐剂VP22第43-44页
 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第44-46页
第二章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第46-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9页
   ·实验材料第46-47页
     ·病料及参考毒株第46页
     ·鸡胚、细胞及载体第46页
     ·主要试剂第46-47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59页
     ·病毒的分离及纯化第47-49页
     ·病毒分离物的鉴定第49-51页
     ·病毒特性研究第51-52页
     ·动物回归试验第52页
     ·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第52-54页
     ·HA和NA基因序列分析第54-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74页
   ·病毒分离及传代第59页
   ·外源病毒检测第59-60页
   ·病毒血凝特性、特异性及亚型初步鉴定第60页
   ·病毒命名第60页
   ·病毒致MDCK细胞病变进程及病毒感染动力学第60-62页
   ·病毒特性研究第62页
     ·EID_(50)测定结果第62页
     ·TCID_(50)测定结果第62页
   ·病毒理化特性研究第62-64页
     ·病毒感染力热稳定性试验结果第62-63页
     ·乙醚敏感性试验结果第63页
     ·氯仿敏感试验结果第63-64页
     ·病毒核酸类型实验第64页
   ·动物回归实验结果第64-65页
   ·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5-67页
     ·RT-PCR检测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65-66页
     ·RT-PCR检测反应特异性研究第66页
     ·RT-PCR检测反应敏感性研究第66-67页
     ·临床样品的检测及与其它流感检测方法的比较第67页
   ·HA和NA的RT-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第67-74页
     ·HA和NA扩增测序第67-69页
     ·HA和NA序列分析第69-74页
 3 讨论第74-78页
   ·病毒的分离鉴定第74-76页
   ·病毒生物学特性第76页
   ·病毒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第76-78页
 4 小结第78-79页
第三章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79-91页
 1 材料及方法第79-83页
   ·实验材料第79-81页
     ·病毒及血清第79-80页
     ·菌株及质粒第80页
     ·主要试剂第80页
     ·主要仪器第80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80-81页
   ·实验方法第81-83页
     ·目的片段扩增及克隆第81页
     ·NS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81页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检测第81页
     ·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复性第81-82页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82-83页
 2 结果第83-88页
   ·NS1的扩增与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3-84页
   ·NS1生物信息学分析第84-85页
   ·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鉴定第85-86页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第86-88页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与血清最佳稀释度第86-87页
     ·临界值的确定第87页
     ·交叉反应第87页
     ·竞争性抑制试验第87-88页
     ·敏感性试验第88页
     ·重复性试验第88页
 3 讨论第88-90页
   ·NS1蛋白的血清学诊断第88-89页
   ·原核表达及ELISA第89-90页
 4 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M2e原、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第91-11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91-105页
   ·实验材料第91-92页
     ·毒株、细胞、菌株及载体第91-92页
     ·主要试剂第92页
     ·主要仪器第92页
   ·实验方法第92-105页
     ·猪流感病毒M2基因的扩增及TA克隆第92-94页
     ·含3个MZe拷贝的MZe*3基因的获得第94-97页
     ·M2e*3的原核表达第97-101页
     ·原核表达M2e*3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研究第101-102页
     ·M2e*3融合蛋白高免血清生物活性研究第102页
     ·M2e*3的真核表达研究第102-105页
     ·统计学方法第105页
 2 实验结果第105-113页
   ·M2基因的克隆第105-106页
     ·M2基因的RT-PCR扩增第105-106页
     ·pMD19-T simple+M2的酶切鉴定第106页
     ·M2基因测序鉴定第106页
   ·M2e*3基因的获得第106-108页
     ·M2e*2片段的扩增第106-107页
     ·M2e*3片段的扩增第107页
     ·pMD19-T simple+M2e*3 TA克隆的酶切及测序鉴定第107-108页
   ·M2e*3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第108-109页
     ·pET32-M2e*3质粒的鉴定第108页
     ·M2e*3原核表达产物分析第108-109页
     ·表达产物的纯化及Western-blotting分析第109页
   ·M2e*3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研究第109-110页
     ·Dot-ELISA测定M2e*3融合蛋白高免血清效价第109页
     ·M2e*3融合蛋白高免血清识别M2天然蛋白的研究第109-110页
   ·M2e*3融合蛋白高免血清生物活性研究第110-112页
     ·M2e*3融合蛋白高免血清体外抑制病毒增殖生物活性检测第110页
     ·M2e*3融合蛋白高免血清体内生物活性研究第110-112页
   ·M2e*3真核表达研究第112-113页
     ·M2e*3真核表达质粒pCI-M2e*3的构建第112页
     ·M2e*3基因转录的RT-PCR检测第112页
     ·M2e*3真核表达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第112-113页
 3 讨论第113-115页
   ·M2基因的扩增及M2e*3的构建第113-114页
   ·三个M2e拷贝的选择第114页
   ·原核表达M2e*3蛋白的免疫原性第114-115页
 4 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猪白介素18(IL-18)及伪狂犬VP22基因作为分子佐剂的初步研究第116-1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7-123页
   ·实验材料第117页
     ·载体、菌株、细胞及实验动物第117页
     ·主要试剂第117页
     ·主要仪器第117页
   ·实验方法第117-123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117-118页
     ·pCI-IL1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8-119页
     ·pCI-IL18的真核转录表达研究第119-120页
     ·pCI-IL18小鼠体内生物活性研究第120页
     ·VP22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第120-121页
     ·pEGFP-N3+VP22E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第121-122页
     ·VP22作为分子佐剂的初步研究第122-123页
     ·统计学方法第123页
 2 实验结果第123-133页
   ·pCI-IL1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23-124页
   ·pCI-IL18真核转录及表达研究第124-125页
   ·pCI-IL18小鼠体内生物活性第125-126页
   ·VP22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第126-129页
   ·pEGFP-N3+VP22E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第129-131页
     ·pEGFP-N3+VP22E的构建第129页
     ·pEGFP-N3+VP22E的转录及表达第129-131页
   ·VP22对HA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的影响第131-133页
     ·pCI-HA、pVP22-HA的构建第131页
     ·pCI-HA、pVP22-HA的转录及表达研究第131-132页
     ·pCI-HA、pVP22-HA诱导小鼠免疫反应第132-133页
 3 讨论第133-135页
 4 小结第135-136页
第六章 M2e重组质粒免疫效力及工L-18和VP22作分子佐剂对其影响的研究第136-15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36-142页
   ·实验材料第136-137页
     ·毒株、菌株及载体第136页
     ·实验动物第136-137页
     ·主要试剂第137页
     ·主要仪器第137页
   ·实验方法第137-142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137页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37-138页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Vero细胞中的瞬时表达研究第138-139页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Sichuan/01/2006)适应Balb/c小鼠的培育第139页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Sichuan/01/2006)适应Balb/c小鼠株TCID_(50)及LD_(50)的测定第139页
     ·重组质粒免疫效力及IL-18、VP22佐剂效应研究第139-141页
     ·攻毒保护实验第141-142页
     ·统计学方法第142页
 2 实验结果第142-152页
   ·pM2e*3-IRES-IL18、pVP22-M2e*3的构建第142页
   ·pM2e*3-IRES-IL18、pVP22-M2e*3的转录及表达研究第142-144页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Sichuan/01/2006)适应Balb/c小鼠的培育第144-145页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小鼠适应株TCID_(50)和LD_(50)的测定第145-146页
   ·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第146-149页
     ·体液免疫第146-148页
     ·细胞免疫第148-149页
   ·重组质粒免疫保护研究第149-152页
     ·攻毒后存活率及体重变化第149-151页
     ·免疫保护对中等剂量攻毒后组织病变程度影响第151页
     ·对异源病毒攻击的保护第151-152页
 3 讨论第152-156页
   ·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的选用第152页
   ·构建M2e*3序列的基础第152-153页
   ·疫苗效果的评估标准第153-154页
   ·pCI-M2e*3免疫效果的评估第154-155页
   ·佐剂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第155-156页
 4 小结第156-158页
第七章 M2e和HA基因融合表达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第158-173页
 1 材料及方法第158-161页
   ·实验材料第158-159页
     ·毒株、菌株及载体第158页
     ·实验动物第158页
     ·主要试剂第158页
     ·主要仪器第158-159页
   ·实验方法第159-161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159页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59页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Vero细胞中的转录表达研究第159-160页
     ·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第160-161页
     ·攻毒保护实验第161页
     ·统计学方法第161页
 2 实验结果第161-169页
   ·pM2e*3-HA的构建第161-162页
   ·pM2e*3-HA的转录及表达研究第162-163页
   ·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第163-166页
     ·体液免疫第163-165页
     ·细胞免疫第165-166页
   ·重组质粒免疫保护研究第166-169页
     ·攻毒后存活率及体重变化第166-167页
     ·免疫保护对中等剂量攻毒后组织病变程度影响第167-168页
     ·对异源病毒攻击的保护第168-169页
 3 讨论第169-172页
   ·HA基因的选择第169页
   ·HA和M2e基因的联用第169-170页
   ·重组质粒的表达及免疫效果第170-172页
 4 小结第172-173页
全文总结论第173-174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74-175页
本研究的展望与建议第175-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个人简介第194-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与景观设计
下一篇:鸭瘟病毒gE基因功能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