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CO-OFDM系统中I/Q不平衡和信道估计补偿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光OFDM技术发展状况第11-13页
    1.2 CO-OFDM技术概况第13-15页
    1.3 CO-OFDM系统中的IQ不平衡和信道估计的研究意义第15-17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CO-OFDM传输系统基本原理第19-32页
    2.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9-24页
    2.2 CO-OFDM系统的基本理论第24-29页
        2.2.1 CO-OFDM系统的分类第24-25页
        2.2.2 CO-OFDM系统零偏置点第25-26页
        2.2.3 相干检测原理第26-28页
        2.2.4 CO-OFDM系统设计要点第28-29页
    2.3 CO-OFDM系统中IQ不平衡补偿基本方法第29-30页
    2.4 C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基本方法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CO-OFDM系统中基于判决反馈的IQ不平衡和信道联合估计补偿第32-58页
    3.1 CO-OFDM系统模型第32-35页
    3.2 IQ不平衡数学模型和改进第35-37页
        3.2.1 IQ不平衡数学模型第35-36页
        3.2.2 IQ不平衡模型的改进第36-37页
    3.3 基于导频的IQ不平衡和信道联合估计第37-41页
        3.3.1 导频符号的设计第38-39页
        3.3.2 CO-OFDM信道估计和插值算法第39-41页
    3.4 基于判决反馈的IQ不平衡和信道联合估计补偿算法描述第41-48页
        3.4.1 判决反馈思想的基本原理第41-42页
        3.4.2 基于新型训练序列的IQ不平衡和信道参数的初始估计第42-45页
        3.4.3 IQ矫正和信道均衡第45-47页
        3.4.4 判决反馈参数估计第47-48页
    3.5 基于判决反馈的IQ不平衡和信道联合估计算法的仿真研究第48-56页
        3.5.1 发射端IQ平衡CO-OFDM系统仿真及参数设置第49-50页
        3.5.2 算法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50-54页
        3.5.3 接收端IQ不平衡CO-OFDM系统仿真及参数设置第54页
        3.5.4 算法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54-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基于训练序列的IQ不平衡新型时域补偿算法第58-71页
    4.1 GSOP正交化过程的局限性第58-61页
    4.2 IQ不平衡新型的时域补偿算法描述第61-62页
    4.3 算法的理论推演第62-63页
    4.4 新型时域补偿算法的仿真研究第63-69页
        4.4.1 系统仿真参数设置第63-64页
        4.4.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64-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 缩略词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umblebee XB3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研究
下一篇:LTE-Advanced系统中大规模天线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