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3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行为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2.1 股权结构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1.1 股权结构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股权结构的层次 | 第19-20页 |
2.1.3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内涵分析 | 第21-23页 |
2.2.1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界定 | 第21页 |
2.2.2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3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描述指标 | 第22-23页 |
2.3 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23-29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与商业银行经营 | 第23-24页 |
2.3.2 商业银行的企业经营机制传导路径 | 第24-25页 |
2.3.3 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特殊性 | 第25-26页 |
2.3.4 商业银行特殊经营机制下股权结构对信贷行为的传导机制 | 第26-29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信贷行为的现实考察 | 第29-53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 第29-40页 |
3.1.1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性质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3.1.3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特点分析 | 第39-40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现状分析 | 第40-49页 |
3.2.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大客户集中度分析 | 第41-43页 |
3.2.2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现状分析 | 第43-47页 |
3.2.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3.2.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特点分析 | 第48-49页 |
3.3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信贷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49-53页 |
3.3.1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3.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第4章 股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3-71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53页 |
4.2 模型方法及变量选取 | 第53-56页 |
4.2.1 模型方法 | 第53-54页 |
4.2.2 变量选取 | 第54-56页 |
4.3 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 第56-69页 |
4.3.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周期性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56-64页 |
4.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行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 第64-67页 |
4.3.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客户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 第67-69页 |
4.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第69-71页 |
第5章 优化商业银行宏观监管和股权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71-75页 |
5.1 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宏观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71-72页 |
5.1.1 增强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 第71-72页 |
5.1.2 依据股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监管 | 第72页 |
5.2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72-75页 |
5.2.1 选择以国家性质股东相对控股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 | 第72-73页 |
5.2.2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国家性质股份持股股东监管 | 第73页 |
5.2.3 引入社会股权资本以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 | 第73-74页 |
5.2.4 适时适度的提高外资比例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