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 前言 | 第13-16页 |
| 一、视神经损伤及治疗 | 第13页 |
| 二、视神经损伤的基因治疗 | 第13-16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6-33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 (一)重组腺相关病毒2载体、细胞株和菌株 | 第16页 |
| (二)实验动物 | 第16页 |
| (三)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 (四)主要设备 | 第17-18页 |
| (五)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18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18-33页 |
| (一)Neuritin重组腺相关病毒2的构建 | 第18-24页 |
| (二)大鼠玻璃体腔注射 | 第24页 |
| (三)动物实验的分组及实验流程 | 第24页 |
| (四)大鼠视神经压榨伤模型的制作 | 第24-25页 |
| (五)玻璃体注射FITC-CTB及RITC | 第25页 |
| (六)动物标本的固定取材 | 第25页 |
| (七)视网膜铺片及RGCs计数 | 第25页 |
| (八)眼球的石蜡切片 | 第25-26页 |
| (九)眼球及视神经的冷冻切片 | 第26页 |
| (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 第26页 |
| (十一)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6-28页 |
| (十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第28-29页 |
| (十三)伊红-苏木素(HE)染色 | 第29-30页 |
| (十四)免疫组织化学 | 第30页 |
| (十五)细胞凋亡(TUNEL)检测 | 第30-31页 |
| (十六)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31页 |
| (十七)瞳孔对光反射 | 第31页 |
| (十八)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 第31-32页 |
| (十九)统计学方法分析 | 第32-3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3-61页 |
| 一、成功构建Neuritin重组腺相关病毒2质粒 | 第33-34页 |
| 二、Neuritin重组腺相关病毒2的包装 | 第34-36页 |
| 三、Neuritin重组腺相关病毒2转染大鼠视网膜 | 第36-38页 |
| 四、转染后Neuritin在视网膜中的过表达 | 第38-41页 |
| 五、Neuritin过表达对受损视神经及其RGCs的作用 | 第41-54页 |
| 六、Neuritin过表达对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作用 | 第54-58页 |
| 七、Neuritin过表达对细胞存活相关分子表达的作用 | 第58-61页 |
| 讨论 | 第61-68页 |
| 一、视神经损伤基因治疗中转染视网膜的病毒载体 | 第61-62页 |
| 二、Neuritin对大鼠受损视神经的修复作用 | 第62-64页 |
| (一)Neuritin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 | 第62-63页 |
| (二)Neuritin在神经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 | 第63页 |
| (三)Neuritin保护受损视神经的RGCs | 第63页 |
| (四)Neuritin促进受损视神经再生 | 第63-64页 |
| 三、Neuritin保护RGCs存活的作用机制 | 第64-66页 |
| (一)Neuritin结合胰岛素受体发挥作用 | 第64页 |
| (二)Neuritin激活Akt1、Stat3通路 | 第64-65页 |
| (三)Neuritin抑制经线粒体细胞凋亡通路 | 第65-66页 |
| 四、Neuritin促进视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 | 第66-68页 |
| 附录 | 第68-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全文小结 | 第76-77页 |
| 创新点和意义 | 第77-7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 综述 | 第79-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