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 第16-24页 |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 第16-19页 |
(一)“群众”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群众路线”的概念 | 第17-18页 |
(三)“群众路线”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9-24页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第19-21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形成 | 第24-35页 |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 | 第24-29页 |
(一)中共创立时期党对人民群众重要性的认识 | 第24-27页 |
(二)大革命时期党对工农运动问题的重视 | 第27-29页 |
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29-35页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 | 第29-32页 |
(二)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对群众路线思想的偏离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和发展 | 第35-46页 |
一、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 | 第35-38页 |
(一)战略防御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趋向成熟 | 第35-37页 |
(二)战略相持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日臻成熟 | 第37页 |
(三)战略反攻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 | 第37-38页 |
二、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 | 第38-46页 |
(一)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 | 第39-41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继续发展 | 第41-43页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执行中所受的挫折 | 第43-46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完善 | 第46-57页 |
一、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创新 | 第46-52页 |
(一)邓小平理论对群众路线思想的创新 | 第46-48页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群众路线思想的创新 | 第48-50页 |
(三)科学发展观对群众路线思想的创新 | 第50-52页 |
二、中共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思想的继续创新与完善 | 第52-57页 |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第52-53页 |
(二)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第53-55页 |
(三)“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实现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发展史研究的现代启示 | 第57-63页 |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发展史研究的时代要求 | 第57-60页 |
(一)分析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规律和特点 | 第57-58页 |
(二)进一步增强党对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 第58-59页 |
(三)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 第59-60页 |
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发展史研究的现实启示 | 第60-63页 |
(一)正视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新要求 | 第60-61页 |
(二)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 第61-62页 |
(三)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方法创新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