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三、理论指导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五、研究创新和重点难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我区未成年犯管教现状及社工介入必要性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我区未成年犯管教现状及呼和浩特市未管所简介 | 第18-22页 |
一、我区未成年犯管教现状 | 第18-20页 |
二、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管教所简介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社工介入必要性及驻所晨曦社工服务站服务状况 | 第22-24页 |
一、社工介入未成年犯改造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二、驻所晨曦社工服务站服务状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从以上两家单位获得的社工介入领域主要线索 | 第24-27页 |
一、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以及父母文化程度较低 | 第25-26页 |
二、家庭结构失衡,家庭功能弱化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未管所未成年犯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未管所未成年犯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 | 第27-31页 |
一、网络成瘾问题 | 第27-28页 |
二、缺乏基本的社会道德和家庭责任感 | 第28-29页 |
三、出现非常态人格 | 第29-30页 |
四、厌学现象普遍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未成年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1-39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及离异家庭家庭教育的缺乏 | 第31-33页 |
二、家长重智轻德育,缺乏与青少年的精神交流及情感关怀 | 第33-34页 |
三、家长只注重言传不注重身教 | 第34-35页 |
四、教育方式偏差 | 第35-38页 |
五、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缺乏互动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偏差行为青少年家庭教育状况改善社工介入方法、模式 | 第39-48页 |
第一节 运用家庭个案工作协调亲子关系、改善家庭结构 | 第39-41页 |
一、家庭个案工作方法为协调亲子关系提供了必要性 | 第39页 |
二、家庭个案工作方法为改善家庭结构提供了必要性 | 第39-41页 |
第二节 运用家庭小组工作融合家庭气氛、重视情感教育 | 第41-43页 |
一、家庭小组工作方法为融合家庭气氛提供可能性 | 第41-42页 |
二、家庭小组工作方法为提升家庭情感交流提供可能性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运用社区工作提高家长人文修养,形成正向引导 | 第43-44页 |
一、社区工作方法为充实刑满释放的未成年犯业余时间提供可行性 | 第43页 |
二、社区工作方法为提高家长文化素质提供了支持 | 第43-44页 |
第四节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特点的及介入过程 | 第44-48页 |
一、联合家庭治疗模式 | 第44-45页 |
二、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 第45-48页 |
总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