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21页 |
第一章 《佛本行集经》的形成和内容 | 第21-35页 |
第一节 《佛本行集经》及其汉译 | 第21-25页 |
一、佛传及其汉译 | 第21-23页 |
二、《佛本行集经》的汉译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佛本行集经》的编纂及内容 | 第25-35页 |
一、《佛本行集经》的编纂 | 第25-28页 |
二、《佛本行集经》的内容 | 第28-35页 |
第二章 《佛本行集经》中的佛陀形象及其内涵 | 第35-61页 |
第一节 佛陀的背景形象 | 第35-40页 |
一、法统与王统的双重传承形象 | 第36-39页 |
二、刹地利种姓的选择形象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佛陀的外在形象 | 第40-44页 |
一、三十二相 | 第42页 |
二、八十种好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佛陀的内在形象 | 第44-61页 |
一、法身与化身形象 | 第44-47页 |
二、菩萨形象 | 第47-51页 |
三、前生与后世形象 | 第51-55页 |
四、神异形象 | 第55-61页 |
第三章 《佛本行集经》中佛陀的艺术形象 | 第61-115页 |
第一节 曹氏归义军与《佛本行集经》 | 第61-64页 |
一、政治诉求 | 第62页 |
二、图文互动——文本与洞窟的双向选择 | 第62-63页 |
三、抄经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曹氏归义军时期《佛本行集经》的壁画 | 第64-115页 |
一、莫高窟第61窟南壁 | 第64-80页 |
二、莫高窟第61窟西壁 | 第80-99页 |
三、莫高窟第61窟北壁 | 第99-115页 |
结语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