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佛陀苦谛思想探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13页
    第二节 选题的科学依据及其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选题的依据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主要内容第14页
        二、基本思路第14-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7页
        一、创新之处第15页
        二、不足之处第15-17页
第一章 “无常”与苦:佛陀苦谛思想的酝酿与提出第17-31页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变动与沙门思潮的兴起第17-23页
        一、印度东部地区新兴势力的崛起及影响第18-20页
        二、六师外道对婆罗门“梵我合一”的质疑第20-23页
    第二节 佛陀的人生经历与对人生的如实观察第23-27页
        一、佛陀的人生经历及体验第23-25页
        二、佛陀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第25-27页
    第三节 佛陀苦谛思想的提出第27-31页
        一、佛陀对婆罗门及沙门思潮的回应第27-29页
        二、无常即苦与苦谛思想的提出第29-31页
第二章 “无明”与苦:佛陀苦谛思想的内涵与实质第31-49页
    第一节 “苦”来源于对“我”的执有与痴迷第31-38页
        一、人生的无常与人生无“我”第33-35页
        二、身心的虚妄与身心非“我”第35-38页
    第二节 “苦”起源于欲爱与贪欲第38-43页
        一、爱欲与爱念所生执着之苦第38-40页
        二、贪欲与欲望所生沉沦之苦第40-43页
    第三节 苦根源于人的“无明”第43-49页
        一、苦根源于人生的不可知与无明第43-44页
        二、苦源于对佛陀所示人生真理的无知第44-49页
第三章 “无我”与苦:佛陀苦谛思想的归宿与演变第49-57页
    第一节 苦谛思想的归宿第49-52页
        一、“无我”的人生态度第49-51页
        二、“无记”的认知态度第51-52页
    第二节 由人生是苦到“一切皆苦”的演变第52-57页
        一、世间的种种束缚与世间之苦第52-54页
        二、生死的无尽流转与轮回之苦第54-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简单加减法心算引起的空间偏向--来自眼动的证据
下一篇:《佛本行集经》中的佛陀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