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生物膜结构、活性及硝化菌分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水体污染及危害第9-10页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第9-10页
        1.1.2 水污染的危害第10页
    1.2 生物膜法第10-17页
        1.2.1 生物膜的组成及形成第11页
        1.2.2 生物膜结构的认识第11-13页
        1.2.3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2.4 生物膜反应器第14-17页
    1.3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系统第17-21页
        1.3.1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系统的概念第17-18页
        1.3.2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8页
        1.3.3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系统的特点第18-19页
        1.3.4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系统中填料选择第19-20页
        1.3.5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3页
    2.1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概况第23-24页
        2.1.1 处理工艺第23-24页
        2.1.2 填料性质第24页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24-26页
        2.2.1 实验装置第24-25页
        2.2.2 实验方法第25页
        2.2.3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第25-26页
    2.3 监测项目及方法第26-33页
        2.3.1 常规指标及方法第26页
        2.3.2 最大比硝化活性测定第26-28页
        2.3.3 生物量及微生物检测第28页
        2.3.4 EPS的提取与分析第28-29页
        2.3.5 荧光原位杂交第29-31页
        2.3.6 荧光染色第31-32页
        2.3.7 样品观测及分析第32-3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3-48页
    3.1 复合系统运行状况第33-35页
        3.1.1 城市污水处理厂第33-34页
        3.1.2 SBBR反应器第34-35页
    3.2 生物膜的检测第35-39页
        3.2.1 生物相第35-36页
        3.2.2 宏观结构第36-38页
        3.2.3 生物量第38-39页
    3.3 生物膜中硝化菌的种群结构、数量、活性及分布第39-44页
        3.3.1 生物膜中硝化菌的种群结构第39-40页
        3.3.2 生物膜中硝化菌的数量第40页
        3.3.3 生物膜与活性污泥硝化活性比较第40-42页
        3.3.4 生物膜中硝化菌的分布第42-44页
    3.4 生物膜中EPS含量及分布第44-48页
        3.4.1 生物膜中EPS含量第44-45页
        3.4.2 不同分析方法的EPS含量对比第45-46页
        3.4.3 生物膜中EPS的分布第46-48页
4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污染源调查及基于AERMOD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印染工业园区废水分质处理与多级回用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