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基于血瘀证的银屑病机制初探

摘要第3-8页
Abstract第8-14页
引言第17-19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9-30页
    1.1 银屑病的基本特点第19页
        1.1.1 临床表现第19页
        1.1.2 组织病理表现第19页
        1.1.3 影像学表现第19页
        1.1.4 古代医籍描述第19页
    1.2 银屑病相关微环境研究进展第19-24页
        1.2.1 银屑病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第20-22页
        1.2.2 银屑病与细胞增殖第22页
        1.2.3 银屑病与遗传第22-23页
        1.2.4 银屑病与感染第23页
        1.2.5 银屑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第23-24页
    1.3 银屑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第24-27页
        1.3.1 生理型动物模型第24-25页
        1.3.2 人工诱导型动物模型第25-26页
        1.3.3 移植型动物模型第26-27页
    1.4 血瘀动物模型的建立第27-30页
        1.4.1 病因学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第27-28页
        1.4.2 病理或病理生理法建立动物模型第28页
        1.4.3 生物表征法建立动物模型第28-30页
第二章 血瘀型银屑病患者血液状态评价第30-36页
    2.1 血瘀型银屑病患者标本收集第30页
        2.1.1 血瘀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第30页
        2.1.2 血瘀型银屑病组纳入标准第30页
    2.2 标本处理第30-32页
        2.2.1 试剂、仪器第30-31页
        2.2.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2.3 统计学方法第32页
    2.4 结果及讨论第32-36页
        2.4.1 血液临床检验学、化学检验结果第32页
        2.4.2 红细胞异形率第32-33页
        2.4.3 密度梯度法分离红细胞实验第33-36页
第三章 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第36-59页
    3.1 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1.1 动物、试剂、仪器第36页
        3.1.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2 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初评价及最佳模型筛选第37-41页
        3.2.1 实验方法第37页
        3.2.2 统计学方法第37-38页
        3.2.3 结果及讨论第38-41页
    3.3 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中炎症因子、能量代谢能力的变化第41-59页
        3.3.1 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炎症因子测定第41-51页
        3.3.2 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氧化代谢能力改变第51-59页
第四章 血瘀致银屑病机制初探第59-65页
    4.1 脾切除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第59-61页
        4.1.1 动物、试剂、仪器第59页
        4.1.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4.1.3 结果及讨论第60-61页
    4.2 脾切除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机制探讨第61-65页
        4.2.1 试剂、仪器第61页
        4.2.2 实验方法第61-62页
        4.2.3 结果及讨论第62-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73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统计学审核证明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吸慢呼吸气肌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橄榄果实转录组的多酚代谢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