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炮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大口径火炮发射过程的结构刚强度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大口径火炮发展现状第10-11页
    1.3 结构刚强度理论及应用发展现状第11-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3-15页
2 刚强度理论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第15-28页
    2.1 结构强度理论及应用第15-19页
        2.1.1 强度理论与屈服准则第15-17页
        2.1.2 机械结构静强度设计第17-18页
        2.1.3 机械结构动强度设计第18-19页
    2.2 刚度理论及其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第19-21页
    2.3 能量法在结构刚度分析中的应用第21-27页
        2.3.1 能量法的概念第21-23页
        2.3.2 利用应变能考核结构刚度第23-24页
        2.3.3 利用应变能进行刚度灵敏度分析第24-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车载炮动力学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第28-37页
    3.1 概述第28-29页
    3.2 建模策略与结构简化第29页
    3.3 结构离散化第29-30页
    3.4 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第30-31页
    3.5 车载炮结构-土壤相互作用关系第31-35页
        3.5.1 有限元接触分析中的主要问题第31-32页
        3.5.2 车载炮结构-土壤相互作用模型第32-35页
    3.6 边界条件、载荷施加与计算工况第35-36页
    3.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土壤特性对架体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37-56页
    4.1 概述第37页
    4.2 基于Lysmer简化比拟法的集中参数模型第37-43页
        4.2.1 Reissner理论第39-41页
        4.2.2 Lysmer简化比拟法第41-43页
    4.3 车载炮结构-土壤相互作用集中参数模型第43-44页
    4.4 两种结构-土壤相互作用模型的对比第44-49页
        4.4.1 主要部件动态应力第44-48页
        4.4.2 大架驻锄位移第48-49页
    4.5 不同土体对于车载炮架体动力响应影响第49-55页
        4.5.1 不同土体特性及集中参数确定第49页
        4.5.2 计算结果对比与分析第49-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架体刚度变化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第56-69页
    5.1 概述第56页
    5.2 摇架刚度变化的影响第56-59页
        5.2.1 摇架刚度分析第56-58页
        5.2.2 不同刚度摇架的车载炮架体动力响应第58-59页
    5.3 上架刚度变化的影响第59-62页
        5.3.1 上架刚度分析第59-60页
        5.3.2 不同刚度上架的车载炮架体动力响应第60-62页
    5.4 车架刚度变化的影响第62-65页
        5.4.1 车架刚度分析第62-64页
        5.4.2 不同刚度车架的车载炮架体动力响应第64-65页
    5.5 高平机等效刚度变化的影响第65-67页
    5.6 架体刚度变化对架体动力响应影响规律的综合分析第67-68页
    5.7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架体结构刚强度优化匹配设计第69-81页
    6.1 概述第69页
    6.2 架体刚度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第69-72页
        6.2.1 设计参数的选取第69-70页
        6.2.2 计算结果的提取第70-72页
    6.3 近似模型的构造第72-76页
        6.3.1 样本数据采集第72-73页
        6.3.2 近似建模方法第73-74页
        6.3.3 拟合精度的评估方法第74-75页
        6.3.4 架体刚度优化匹配设计近似模型的构建第75-76页
    6.4 优化算法及数学模型第76-78页
        6.4.1 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第76-78页
        6.4.2 优化的数学模型第78页
    6.5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第78-80页
    6.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7 结束语第81-83页
    7.1 工作总结第81-82页
    7.2 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附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铁客站TOD模式应用条件研究
下一篇: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动力学建模及控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