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3 信贷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实体合并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国内外文献小结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7-20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本文的局限性 | 第18-20页 |
2 信贷资产证券化及与发起人相关的会计问题 | 第20-26页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及运作流程 | 第20-23页 |
2.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 第20-21页 |
2.1.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21-23页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相关会计问题 | 第23-26页 |
2.2.1 信贷资产的终止确认问题 | 第23-24页 |
2.2.2 证券化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 | 第24-25页 |
2.2.3 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问题 | 第25-26页 |
3 国际规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及启示 | 第26-36页 |
3.1 FASB和IASB规范下信贷资产的终止确认 | 第26-29页 |
3.1.1 FASB规范下发起人信贷资产的终止确认 | 第26-27页 |
3.1.2 IASB规范下发起人信贷资产的终止确认 | 第27-29页 |
3.2 FASB和IASB规范下证券化资产的会计计量 | 第29-31页 |
3.2.1 FASB规范下发起人证券化资产的会计计量 | 第29-30页 |
3.2.2 IASB规范下发起人证券化资产的会计计量 | 第30-31页 |
3.3 FASB和IASB规范下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 | 第31-33页 |
3.3.1 FASB规范下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 | 第31-32页 |
3.3.2 IASB规范下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 | 第32-33页 |
3.4 国际上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规范及处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6页 |
3.4.1 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制定应注意防范政策风险 | 第34页 |
3.4.2 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准则体系应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 | 第34页 |
3.4.3 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建设应循序渐进推进 | 第34-35页 |
3.4.4 信贷资产证券化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35页 |
3.4.5 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制定应详细可行减少模糊性 | 第35-36页 |
4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66页 |
4.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发起人会计处理的制度规范 | 第36-42页 |
4.1.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36-40页 |
4.1.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的制度规范体系 | 第40-42页 |
4.2 我国会计规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及国际差异分析 | 第42-48页 |
4.2.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的理论分析 | 第42-43页 |
4.2.2 我国会计规范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 | 第43-46页 |
4.2.3 国际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 | 第46-48页 |
4.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对会计规范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 第48-63页 |
4.3.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对会计规范的应用 | 第48-54页 |
4.3.2“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起人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 第54-63页 |
4.4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及相关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3-66页 |
4.4.1 零散分散的会计规范不利于指导发起人实践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4.4.2 综合性的信贷资产终止确认方法易导致会计信息不可比 | 第64页 |
4.4.3 公允价值模式下证券化资产的价值难以获得 | 第64-65页 |
4.4.4 缺乏专门特殊目的实体合并准则致发起人对控制的判断标准不统一 | 第65-66页 |
5 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及规范的建议 | 第66-70页 |
5.1 结合试点经验制定专门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 | 第66页 |
5.2 信贷资产证券化准则的制定既要反映国际趋同又能体现中国特色 | 第66-67页 |
5.3 以金融合成法为核心改革信贷资产终止确认方法 | 第67-68页 |
5.4 以完善公允价值模式为中心改进发起人的会计计量 | 第68页 |
5.5 以建立专门特殊目的实体合并准则为目标完善发起人的合并处理 | 第68-70页 |
结束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