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连续铸钢技术的概况及发展历程 | 第8-14页 |
1.1.1 国内连铸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1.1.2 国外连铸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3 新型连铸技术的开发 | 第13-14页 |
1.2 结晶器的作用和结晶器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结晶器的作用 | 第14-15页 |
1.2.2 结晶器流场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所用的模拟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物理模拟 | 第16-17页 |
1.3.2 数学模拟方法 | 第17-18页 |
1.4 连铸过程中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5 数值模拟的研究过程 | 第19-20页 |
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2.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3 钢液流动行为分析 | 第22-28页 |
3.1 流体力学知识 | 第22-24页 |
3.2 离散化概述 | 第24页 |
3.3 FLUENT 软件介绍 | 第24-26页 |
3.4 运动界面的追踪:VOF 方法 | 第26-28页 |
4 板坯结晶器流场和液面波动的数学模型 | 第28-34页 |
4.1 基本方程 | 第28-29页 |
4.2 模型参数 | 第29-32页 |
4.3 结晶器内的基本假设 | 第32页 |
4.4 结晶器内的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4.5 结晶器内流场和液面波动的求解方法 | 第33-34页 |
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4-52页 |
5.1 结晶器内流场的基本特征和流场的考察指标 | 第34-36页 |
5.1.1 结晶器内钢液流场的考察指标 | 第34-35页 |
5.1.2 结晶器内流场的基本特征 | 第35-36页 |
5.2 结晶器内钢液的液面波动 | 第36-40页 |
5.2.1 结晶器内钢液的液面波动随时间的变化 | 第36-37页 |
5.2.2 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波动的三维图 | 第37-40页 |
5.3 拉速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0-44页 |
5.3.1 板坯拉速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 | 第40-42页 |
5.3.2 拉速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2页 |
5.3.3 拉速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速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4 拉速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湍流动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 浸入式水口倾角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4-47页 |
5.4.1 浸入式水口倾角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 | 第44-45页 |
5.4.2 浸入式水口倾角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5-46页 |
5.4.3 浸入式水口倾角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速度的影响 | 第46页 |
5.4.4 浸入式水口倾角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湍流动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5.5 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7-50页 |
5.5.1 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 | 第47-48页 |
5.5.2 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钢液的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8-49页 |
5.5.3 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钢液的液面速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5.5.4 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钢液的液面速度湍流动能的影响 | 第50页 |
5.6 综合因素的相互影响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