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住房保障制度 | 第20页 |
2.2 社会保障水平理论 | 第20-21页 |
2.3 公共分配理论 | 第21页 |
2.4 住房过滤及梯度消费理论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晋中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的测度 | 第23-38页 |
3.1 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 第23-26页 |
3.1.1 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4页 |
3.1.2 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测度指标的内涵 | 第24-26页 |
3.2 晋中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的测度 | 第26-33页 |
3.2.1 住房保障支出水平 | 第26-28页 |
3.2.2 住房保障覆盖率 | 第28-29页 |
3.2.3 人均住房保障水平 | 第29-30页 |
3.2.4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 第30-31页 |
3.2.5 住房保障开支额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较值 | 第31-33页 |
3.3 晋中市城镇居民综合住房保障水平分析 | 第33-37页 |
3.3.1 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处理 | 第33-34页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5页 |
3.3.3 综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 第35页 |
3.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晋中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8-56页 |
4.1 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8-42页 |
4.1.1 居民住房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4.1.2 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9-42页 |
4.2 晋中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42-52页 |
4.2.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第42-45页 |
4.2.2 城镇居民住房需求 | 第45-48页 |
4.2.3 住房价格 | 第48-50页 |
4.2.4 住房保障政策 | 第50-52页 |
4.3 晋中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52-55页 |
4.3.1 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 | 第52-53页 |
4.3.2 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的分析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提高晋中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的建议 | 第56-61页 |
5.1 继续夯实住房保障的经济基础 | 第56-57页 |
5.1.1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56-57页 |
5.1.2 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 | 第57页 |
5.2 动态调整住房保障水平 | 第57-59页 |
5.2.1 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住房保障水平 | 第57-58页 |
5.2.2 引导居民住房梯度消费 | 第58-59页 |
5.3 合理调控住房价格 | 第59-60页 |
5.3.1 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 | 第59页 |
5.3.2 鼓励自住型消费 | 第59-60页 |
5.4 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 第60页 |
5.4.1 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 第60页 |
5.4.2 规范住房保障运行机制 | 第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结论 | 第61-62页 |
2、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