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苏州工业园区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调查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1 研究范围第12-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1.3.1 居住邻里第13-14页
        1.3.2 公共服务设施第14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19页
        1.4.1 住区理论的发展脉络第14-15页
        1.4.2 邻里的理论与实践第15-16页
        1.4.3 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与成果第16-18页
        1.4.4 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5.1 研究目的第19页
        1.5.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20-21页
第二章 苏州工业园区居住邻里研究第21-29页
    2.1 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背景概述第21-24页
        2.1.1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概况第21-22页
        2.1.2 新加坡规划参考第22-24页
    2.2 苏州工业园区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及居民研究第24-28页
        2.2.2 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第24-27页
        2.2.3 居住邻里居民构成研究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苏州工业园区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调查与研究第29-44页
    3.1 邻里中心的调查与研究第29-36页
        3.1.1 邻里中心的布局现状第29-30页
        3.1.2 邻里中心的规模分级第30-32页
        3.1.3 邻里中心的功能业态差异化研究第32-35页
        3.1.4 “路边店”的补充布局第35-36页
    3.2 邻里公园的调查与研究第36-40页
        3.2.1 邻里公园的布局现状第37-38页
        3.2.2 邻里公园的规模分级第38-39页
        3.2.3 邻里公园功能差异化研究第39-40页
    3.3 教育设施的调查与研究第40-44页
        3.3.1 教育设施的布局现状第41-42页
        3.3.2 教育设施的规模现状第42-44页
第四章 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现有布局类型分析与归纳第44-55页
    4.1 类型A的拓扑图示及其特征探究第44-46页
    4.2 类型B的拓扑图示及其特征探究第46-48页
    4.3 类型C的拓扑图示及其特征探究第48-50页
    4.4 类型D的拓扑图示及其特征探究第50-52页
    4.5 类型E的拓扑图示及其特征探究第52-55页
第五章 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居民使用满意度评价研究第55-69页
    5.1 问卷设计与调查第55页
        5.1.1 问卷设计第55页
        5.1.2 调查内容第55页
    5.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第55-57页
        5.2.1 问卷信度检验第56页
        5.2.2 问卷效度检验第56-57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7-69页
        5.3.1 被调查者属性描述第57-59页
        5.3.2 居住邻里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与居住邻里整体满意度相关关系分析第59-65页
        5.3.3 基于不同布局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析第65-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优化建议第69-79页
    6.1 结论第69-74页
    6.2 优化建议第74-79页
        6.2.1 布局规模层面第74-78页
        6.2.2 功能组合层面第78-79页
第七章 结语第79-80页
    7.1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79页
    7.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一、学术著作第80页
    二、学位论文第80-81页
    三、期刊杂志第81-83页
    四、相关法规及文件第83-84页
图表目录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第88-94页
作者简历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源市碑子村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
下一篇:发展农业导向下苏州产业发展型乡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