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含磷废水的处理 | 第15-17页 |
1.1.1 废水中的磷形态 | 第15页 |
1.1.2 除磷方法 | 第15-16页 |
1.1.3 生物除磷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 高盐废水的处理 | 第17-18页 |
1.2.1 淡水资源短缺现状 | 第17页 |
1.2.2 高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7页 |
1.2.3 高盐环境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生物除磷机理 | 第18-20页 |
1.3.1 聚磷菌的富集作用 | 第18-19页 |
1.3.2 金属磷酸盐的沉淀 | 第19-20页 |
1.4 微生物EPS的除磷作用 | 第20-23页 |
1.4.1 EPS的成分与作用 | 第20页 |
1.4.2 EPS在环境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3 EPS在磷去除方面的作用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3 基本培养基组成 | 第25-26页 |
2.4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6页 |
2.5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6-29页 |
2.5.1 高效除磷菌的筛选 | 第26-27页 |
2.5.2 高效除磷菌除磷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7页 |
2.5.3 菌株的除磷机理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菌株筛选与鉴定 | 第29-35页 |
3.1 菌株的筛选 | 第29-30页 |
3.2 菌株的鉴定 | 第30-32页 |
3.3 菌株的除磷能力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Shewanella sp.CF8-6除磷效能的影响因素 | 第35-45页 |
4.1 温度 | 第35-36页 |
4.2 pH | 第36-38页 |
4.3 C/N | 第38-39页 |
4.4 溶解氧 | 第39-40页 |
4.5 盐度 | 第40-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五章 Shewanella sp.CF8-6的除磷机理 | 第45-55页 |
5.1 氧气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 Ca~(2+)、Mg~(2+)的影响 | 第46-48页 |
5.3 磷的累积部位 | 第48-53页 |
5.4 磷的累积形态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