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9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4-23页 |
1.1 邻苯二甲酸酯类及二噁英类物质的污染与危害 | 第14-19页 |
1.2 邻苯二甲酸酯类及二噁英类物质污染物的来源 | 第19-20页 |
1.3 邻苯二甲酸酯类及二噁英类物质的处理 | 第20-23页 |
2. 研究现状 | 第23-37页 |
2.1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23-33页 |
2.2 二噁英类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二章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降解 | 第39-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1.2 菌株与培养条件 | 第40-41页 |
1.3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1.4 透射电镜及定量分析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2.1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利用与生长 | 第43-45页 |
2.2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透射电镜观察 | 第45-46页 |
2.3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降解过程中影响因子分析 | 第46-49页 |
3.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二苯并呋喃末端加氧酶基因dbfA1A2的克隆与表达 | 第50-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64页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0-53页 |
1.2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基因组的提取及检测 | 第53页 |
1.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53-54页 |
1.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bfA1A2 | 第54-55页 |
1.5 目的DNA片段纯化 | 第55页 |
1.6 目的片段与载体pET-32a(+)双酶切并纯化 | 第55-57页 |
1.7 目的DNA片段dbfA1A2与载体pET-32a(+)连接 | 第57-58页 |
1.8 重组质粒pET-dbfA1A2转化至E.coli DH5α | 第58页 |
1.9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58-59页 |
1.10 重组质粒的验证 | 第59页 |
1.11 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 | 第59-60页 |
1.12 BL21(DE3)转化子培养及粗酶液的制备 | 第60页 |
1.13 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蛋白 | 第60-6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2.1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基因组的提取及检测 | 第64-65页 |
2.2 目的基因dbfA1A2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65-66页 |
2.3 重组子鉴定 | 第66-67页 |
2.4 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 | 第67-70页 |
3.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二苯并呋喃铁氧还蛋白组分基因dfdA3的克隆与表达 | 第72-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72页 |
1.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fdA3 | 第72-73页 |
1.3 目的DNA片段的纯化 | 第73页 |
1.4 目的片段与载体pET-32a(+)双酶切并纯化 | 第73页 |
1.5 目的DNA片段dfdA3与载体pET-32a(+)连接 | 第73页 |
1.6 重组质粒pET-dfdA3转化至E.coli DH5α | 第73-74页 |
1.7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74页 |
1.8 重组质粒的验证 | 第74页 |
1.9 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 | 第74页 |
1.10 BL21(DE3)转化子的培养及粗酶液的制备 | 第74页 |
1.11 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蛋白 | 第7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4-78页 |
2.1 目的基因dfdA3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74-75页 |
2.2 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 | 第75-78页 |
3. 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二苯并呋喃铁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dfdA4的克隆与表达 | 第80-8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80页 |
1.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fdA4 | 第80-81页 |
1.3 目的DNA片段的纯化 | 第81页 |
1.4 目的片段与载体pET-32a(+)双酶切并纯化 | 第81页 |
1.5 目的DNA片段dfdA4与载体pET-32a(+)连接 | 第81页 |
1.6 重组质粒pET-dfdA3转化至E.coli DH5α | 第81页 |
1.7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81-82页 |
1.8 重组质粒的验证 | 第82页 |
1.9 重组质粒转化至E. coli BL21(DE3) | 第82页 |
1.10 BL21(DE3)转化子的培养及粗酶液的制备 | 第82页 |
1.11 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蛋白 | 第8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2-86页 |
2.1 目的基因dfdA4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82-83页 |
2.2 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 | 第83-86页 |
3.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二苯并呋喃末端加氧酶基因dbfA1A2功能初步验证 | 第87-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7-88页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87页 |
1.2 重组大肠杆菌降解二苯并呋喃测试 | 第87-88页 |
1.3 底物转化定量、定性分析 | 第8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8-89页 |
2.1 E.coli BL21(DE3)降解二苯并呋喃 | 第88-89页 |
2.2 降解产物分析 | 第89页 |
3.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2-113页 |
附件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