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内河航运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2.2 临港产业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2.4 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内河航运-临港产业互动机理分析 | 第15-26页 |
2.1 内河航运特性 | 第15页 |
2.2 临港产业及其发展规律 | 第15-18页 |
2.2.1 临港产业特性 | 第15-16页 |
2.2.2 临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16-18页 |
2.3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互动关系分析 | 第18-22页 |
2.3.1 互动关系的内涵 | 第18页 |
2.3.2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互动机理 | 第18-22页 |
2.4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 第22-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系统动力学研究 | 第26-40页 |
3.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第26-30页 |
3.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26页 |
3.1.2 系统动力学在本文中的适用性 | 第26-27页 |
3.1.3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 第27-29页 |
3.1.4 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简介 | 第29-30页 |
3.2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第30-33页 |
3.2.1 因果关系 | 第30页 |
3.2.2 反馈与反馈回路 | 第30-31页 |
3.2.3 内河航运-临港产业系统因果关系 | 第31-33页 |
3.3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33-39页 |
3.3.1 系统动力学流图的构成 | 第33-34页 |
3.3.2 内河航运与临港产业流图 | 第34-38页 |
3.3.3 模型参数说明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川境段航运与临港产业模型量化分析 | 第40-67页 |
4.1 川境段航运与临港产业系统概述 | 第40-44页 |
4.1.1 川境段航运发展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4.1.2 川境段经济及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41-44页 |
4.2 川境段航运与临港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4-57页 |
4.2.1 模型参数确定 | 第44-50页 |
4.2.2 模型的修正与检验 | 第50-57页 |
4.3 川境段航运与临港产业互动关系分析 | 第57-58页 |
4.3.1 川境段航运对临港产业及地区经济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2 临港产业对川境段航运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 第58页 |
4.4 川境段航运与临港产业互动发展预测分析 | 第58-60页 |
4.4.1 川境段航运对临港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2 临港产业对川境段航运及经济的影响 | 第60页 |
4.5 政策模拟分析 | 第60-66页 |
4.5.1 增大临港工业投资对川境段航运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60-63页 |
4.5.2 川境段港口吞吐能力提高对临港产业的影响 | 第63-65页 |
4.5.3 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对内河航运及临港产业的影响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