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区划与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1.1 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统计第9-10页
        1.1.2 我国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分区现状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环境区划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3 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区划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意义第13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区划第15-28页
    2.1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分区指标体系设计思想第15-17页
        2.1.1 流域风险区划概述第15-16页
        2.1.2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分区单元及 PSR 模型第16-17页
    2.2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分区指标体系第17-24页
        2.2.1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分区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第17-18页
        2.2.2 风险性指标的量化模型第18-23页
        2.2.3 分区指标权重系数第23-24页
        2.2.4 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源赋值第24页
    2.3 流域风险性度量第24-27页
        2.3.1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第25-26页
        2.3.2 风险性区划的计算模型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分区管理第28-37页
    3.1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分区管理的概述第28页
    3.2 风险受体评估技术体系第28-33页
        3.2.1 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第29-30页
        3.2.2 脆弱性指标的量化第30-32页
        3.2.3 脆弱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2-33页
    3.3 分区管理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松花江干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分区应用第37-66页
    4.1 研究区界定第37页
    4.2 研究区概况第37-46页
        4.2.1 经济概况第37-38页
        4.2.2 风险源调研第38-41页
        4.2.3 脆弱性数据获得第41-43页
        4.2.4 空间数据可视化第43-46页
    4.3 风险性分区实现第46-53页
        4.3.1 风险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第46-51页
        4.3.2 风险性分区的实现第51-53页
    4.4 脆弱性分区的实现第53-61页
        4.4.1 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53-59页
        4.4.2 脆弱性分区的实现第59-61页
    4.5 研究区综合分区第61-62页
    4.6 研究区分区管制第62-64页
    4.7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强化生态塘组合工艺净化市区河水研究
下一篇: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