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强化生态塘组合工艺净化市区河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第10-11页
        1.1.1 课题背景第10页
        1.1.2 课题来源第10-11页
    1.2 城市河道水治理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城市河道治理的常用措施第14-15页
    1.3 表面流人工湿地技术概况及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基本概述第15-16页
        1.3.2 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 强化生态塘组合工艺概况及研究现状第19-23页
        1.4.1 基本概述第19-20页
        1.4.2 研究现状第20-23页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5-33页
    2.1 小试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1.1 试验装置第25页
        2.1.2 试验植物第25-26页
        2.1.3 试验填料第26-27页
        2.1.4 试验用水第27-28页
        2.1.5 试验方法第28页
    2.2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2.2.1 试验装置第28-29页
        2.2.2 试验方法第29-30页
    2.3 强化生态塘组合工艺中试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2.3.1 试验装置第30-31页
        2.3.2 试验方法第31-33页
第3章 不同植物和填料净化河水小试研究结果第33-44页
    3.1 植物生长情况第33-34页
    3.2 不同植物对河水净化效果研究第34-38页
        3.2.1 对 CODMn的净化效果第34-35页
        3.2.2 对 NH_4~+-N的净化效果第35-36页
        3.2.3 对 TN 的净化效果第36-37页
        3.2.4 对 TP 的净化效果第37-38页
    3.3 两种填料对河水净化效果研究第38-42页
        3.3.1 填料孔隙率第38-39页
        3.3.2 对 CODMn的净化效果第39-40页
        3.3.3 对 NH_4~+-N的净化效果第40-41页
        3.3.4 对 TN 的净化效果第41-42页
        3.3.5 对 TP 的净化效果第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表面人工流湿地中试研究结果与讨论第44-58页
    4.1 植物生长情况第44-45页
    4.2 美人蕉和芦苇湿地净化河水研究第45-49页
        4.2.1 对 CODMn的净化效果第45-46页
        4.2.2 对 NH_4~+-N的净化效果第46-47页
        4.2.3 对 TN 的净化效果第47-48页
        4.2.4 对 TP 的净化效果第48-49页
    4.3 抗冲击负荷研究第49-51页
    4.4 不同水力负荷下湿地对河水的净化第51-53页
    4.5 污染物去除沿程变化研究第53-57页
        4.5.1 植物沿程变化第53-54页
        4.5.2 污染物去除沿程变化第54-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强化生态塘组合工艺研究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5.1 对河水的净化效果第58-62页
        5.1.1 对 CODMn的净化效果第58-59页
        5.1.2 对 NH_4~+-N的净化效果第59-60页
        5.1.3 对 TN 的净化效果第60-61页
        5.1.4 对 TP 的净化效果第61-62页
    5.2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水厂污泥回收蛋白质的技术研究
下一篇: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区划与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