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聚氨酯弹性体的概述 | 第12-17页 |
1.2.1 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1.2.2 聚氨酯的结构 | 第13-15页 |
1.2.3 聚氨酯的性能与应用 | 第15-16页 |
1.2.4 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16页 |
1.2.5 基本化学反应与合成原理 | 第16页 |
1.2.6 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原料与测试方法 | 第20-26页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0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2 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21-26页 |
2.2.1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21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1页 |
2.2.3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1-23页 |
2.2.4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2.2.5 特性粘度测试 | 第24页 |
2.2.6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 | 第24页 |
2.2.7 DSC 测试 | 第24-26页 |
第3章 TPU 面板防弹机理与结构设计 | 第26-35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TPU 面板的防弹机理 | 第26-29页 |
3.2.1 高速冲击下的玻璃化转变机理 | 第26-28页 |
3.2.2 吸能机理 | 第28-29页 |
3.3 TPU 的结构设计 | 第29-34页 |
3.3.1 软段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3.3.2 硬段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3.3.3 软硬段配比设计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TPU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5-65页 |
4.1 原料处理 | 第35页 |
4.2 TPU 的合成原理 | 第35-36页 |
4.3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 第36-42页 |
4.3.1 合成条件 | 第36-37页 |
4.3.2 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的测定 | 第37-39页 |
4.3.3 溶液聚合法合成 TPU | 第39-40页 |
4.3.4 半预聚体聚合法合成 TPU | 第40-41页 |
4.3.5 溶液聚合试样与半预聚体聚合试样的比较 | 第41-42页 |
4.4 红外结构表征 | 第42-43页 |
4.5 结构形态观察 | 第43-46页 |
4.6 拉伸性能 | 第46-49页 |
4.6.1 硬段含量对 TPU 拉伸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6.2 硬段含量对 TPU 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6.3 硬段含量对 TPU 拉伸永久形变的影响 | 第49页 |
4.7 形状记忆性能 | 第49-51页 |
4.7.1 TPU 的形状记忆过程 | 第50页 |
4.7.2 硬段含量对 TPU 形状回复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4.8 硬段含量对 TPU 粘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9 动态力学性能 | 第52-60页 |
4.9.1 TPU 的动态力学性能 | 第52-53页 |
4.9.2 硬段含量对 TPU 力学损耗的影响 | 第53-55页 |
4.9.3 温度对 TPU 力学损耗的影响 | 第55-58页 |
4.9.4 温度对 TPU 的动态损耗模量的影响 | 第58页 |
4.9.5 硬段含量对 TPU 动态损耗模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9.6 硬段含量对动态储存模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4.10 DSC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