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HKS和迭代最近邻的形状对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基于最小化目标函数的方法第12-16页
        1.2.2 基于迭代最近邻的方法第16-17页
        1.2.3 基于投票的方法第17-18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页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8-19页
第2章 形状对应的相关基础第19-25页
    2.1 HKS描述符第19-22页
    2.2 迭代最近邻算法第22-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HKS和迭代最近邻的形状对应第25-34页
    3.1 基于HKS和迭代最近邻的形状对应算法概述第25-28页
    3.2 基于HKS和迭代最近邻的形状对应算法详述第28-33页
        3.2.1 采样并建立基础数据结构第28-29页
        3.2.2 计算描述符和初始稀疏对应第29页
        3.2.3 计算稀疏对应第29-33页
        3.2.4 计算稠密对应第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实验结果第34-52页
    4.1 测试数据集第34页
    4.2 对应结果评估方法第34-35页
    4.3 具体结果第35-50页
        4.3.1 对应结果及误差可视化第35-41页
        4.3.2 与Blended Maps比较第41-43页
        4.3.3 与Coarse-to-Fine比较第43页
        4.3.4 扰动初始对应结果以分析算法的鲁棒性第43-45页
        4.3.5 不同模型间的对应和属性传输第45-50页
    4.4 运行时间第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52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与评价指标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下一篇:人体三维测量系统与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