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高校档案工作概况 | 第11-12页 |
| ·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页 |
| ·创新点和特色 | 第15-16页 |
| 2 高校档案工作现状 | 第16-25页 |
| ·全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现状 | 第16-19页 |
| ·全国高校档案工作取得的成就 | 第16-18页 |
| ·全国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安徽省高校档案工作的现状 | 第19-25页 |
| ·安徽省高校档案工作现状 | 第19-21页 |
| ·安徽省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 3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 第25-38页 |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 第25-31页 |
| ·扩大了高等学校的适用范围 | 第25页 |
| ·强调了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地位 | 第25-26页 |
| ·明确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 第26页 |
| ·设馆条件相对放宽,加快了高校档案馆的建设步伐 | 第26-27页 |
| ·拓展了高等学校档案的管理范围 | 第27-28页 |
| ·指明了高校档案工作服务的方向 | 第28页 |
| ·明确了高校档案机构出具档案证明的合法性和唯一性 | 第28-29页 |
| ·提高了对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 第29-30页 |
| ·以人为本,关注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保障 | 第30-31页 |
| ·细化了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奖励与处罚条例 | 第31页 |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 ·长期以来固化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改变 | 第31-32页 |
| ·学生类档案统一管理较难实现 | 第32-33页 |
|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配备不合理 | 第33页 |
| ·对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 第33-34页 |
| ·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经费难以保障 | 第34-35页 |
| ·人事档案的归属问题仍未提及 | 第35页 |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部分规定有待商榷 | 第35-36页 |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缺乏强有力的外部保障 | 第36页 |
| ·高校、高校档案机构及档案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 | 第36-38页 |
| 4 对进一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思考与建议 | 第38-48页 |
| ·完善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 第38-40页 |
| ·建立高校档案工作校长负责制 | 第38-39页 |
| ·健全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 | 第39-40页 |
| ·建立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实行档案分级管理 | 第40-41页 |
| ·分级管理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 第40页 |
| ·分级管理的模式、原则及分级管理机构 | 第40-41页 |
| ·切实做好高校档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第41-43页 |
| ·认真核定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编制,科学设置岗位 | 第41-42页 |
|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 | 第42-43页 |
| ·探寻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 | 第43-45页 |
| ·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应与数字校园建设同步 | 第43-44页 |
| ·切实推进高校数字档案馆(室)建设 | 第44-45页 |
| ·构筑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 第45-48页 |
| ·丰富高校档案资源,构筑档案资源体系 | 第45-46页 |
| ·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 第46-48页 |
| 5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