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侧后方目标检测算法及换道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基于机器视觉的测距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换道辅助系统的研究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18页
第二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及跟踪算法第18-32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车道线检测第18-23页
        2.2.1 二值化分割第19-20页
        2.2.2 消失点检测第20-22页
        2.2.3 基于消失点约束的车道线提取第22-23页
    2.3 侧后方车辆检测第23-28页
        2.3.1 目标特征提取第23-25页
        2.3.2 级联式Haar-like Adaboost分类器第25-26页
        2.3.3 分类器检测识别第26-27页
        2.3.4 误检区域排除及准确框选第27-28页
    2.4 侧后方车辆跟踪第28-31页
        2.4.1 Kalman滤波基本原理第28-30页
        2.4.2 基于Kalman滤波的侧后方车辆跟踪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相对位置测距算法与基本测速模型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坐标系关系第32-33页
    3.3 摄像机成像模型与摄像机内参数模型第33-34页
    3.4 方向角模型第34-35页
    3.5 相对位置测距模型第35-38页
        3.5.1 纵向距离模型第35-36页
        3.5.2 横向距离模型第36-38页
    3.6 基本测速模型第38-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换道过程分析及换道预警规则第40-52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车辆换道轨迹分析第40-42页
    4.3 换道意图识别第42-43页
    4.4 换道安全预警距离模型第43-45页
        4.4.1 碰撞安全距离模型第44-45页
        4.4.2 跟车安全距离模型第45页
    4.5 危险与安全时间阈值确定第45-46页
        4.5.1 动态碰撞时间阈值第45-46页
        4.5.2 固定预警时间阈值第46页
    4.6 换道安全距离模型对比及换道预警规则第46-49页
        4.6.1 换道安全距离模型分析对比第47-49页
        4.6.2 换道预警规则第49页
    4.7 换道预警仿真分析第49-51页
    4.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系统搭建及实车实验第52-70页
    5.1 系统硬件说明第52-55页
    5.2 软件整体架构第55-60页
        5.2.1 车道线检测及车辆检测跟踪算法实现第56-59页
        5.2.2 相对距离速度检测及换道预警算法实现第59-60页
    5.3 实车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0-69页
        5.3.1 侧后方车道线及车辆检测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0-62页
        5.3.2 侧向角计算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2页
        5.3.3 静态测距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2-63页
        5.3.4 动态测距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3-65页
        5.3.5 纵向速度估测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5-66页
        5.3.6 换道预警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6-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全文总结第70-71页
    6.2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分析与改进
下一篇:基于扭矩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电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