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8-19页 |
1 绪论 | 第19-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1.3 矿用无线通信技术现状 | 第21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6 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2 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设计 | 第24-33页 |
2.1 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第24页 |
2.2 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系统结构 | 第24-25页 |
2.3 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25-28页 |
2.4 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特性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可见光通信系统通用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63页 |
3.1 可见光通信系统发射端电路设计 | 第33-39页 |
3.2 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端电路设计 | 第39-58页 |
3.3 硬件系统测试——基于脉冲位置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 第58-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基于语音信号的脉冲编码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 | 第63-82页 |
4.1 语音信号PCM编解码原理 | 第63-65页 |
4.2 PCM编码,解码芯片工作原理 | 第65-67页 |
4.3 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可见光语音通信系统硬件设 | 第67-75页 |
4.4 波形整形和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第75-79页 |
4.5 实验平台搭建与测试 | 第79-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5 可见光通信系统发射端光强度改进方案与多用户系统的实现 | 第82-90页 |
5.1 发射端LED输出光功率的改进方案 | 第82-84页 |
5.2 时分复用原理 | 第84-85页 |
5.3 可见光通信多用户实现方案 | 第85-88页 |
5.4 系统测试 | 第88-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总结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9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