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5页 |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9-25页 |
·出版、出版产业与出版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我国出版企业发展回顾 | 第13-17页 |
·我国出版企业面临的成长困境 | 第17-23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3-25页 |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5-38页 |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28-38页 |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述评 | 第3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8-45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38-4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41-4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43-45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45-80页 |
·企业成长理论 | 第45-61页 |
·基于线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第45-55页 |
·基于非线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第55-59页 |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第59-61页 |
·复杂性科学理论 | 第61-71页 |
·复杂性科学的创立与发展 | 第61-66页 |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第66-69页 |
·复杂系统整体的涌现性 | 第69-71页 |
·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71-80页 |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71-76页 |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76-78页 |
·演化经济学在企业成长研究中的应用 | 第78-80页 |
第三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内涵 | 第80-121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复杂性 | 第80-100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分析 | 第80-96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特征及复杂性 | 第96-100页 |
·我国出版企业的复杂系统模型 | 第100页 |
·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 第100-107页 |
·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 | 第100-102页 |
·企业惯例与企业规则 | 第102-104页 |
·企业系统成长过程的一般规律性 | 第104-107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及表征 | 第107-121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 | 第107-108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时间阶段模型 | 第108-114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表征 | 第114-121页 |
第四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与模式 | 第121-145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分析 | 第121-131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系统构成 | 第121-125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因素分析 | 第125-129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作用条件 | 第129-131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路径和模式 | 第131-142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路径选择 | 第131-135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高速成长阶段成长的特点和模式 | 第135-139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稳定阶段成长的特点和模式 | 第139-141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再生阶段成长的特点和模式 | 第141-142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成长模型 | 第142-145页 |
·基于复杂适应学习的出版企业系统螺旋式动态成长模型 | 第142-143页 |
·基于惯例和规则的出版企业系统成长模型 | 第143-145页 |
第五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成长机制 | 第145-172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复杂适应性学习机制 | 第145-156页 |
·企业系统适应性学习的概念 | 第145-146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适应性学习能力景观模型 | 第146-151页 |
·复杂适应性学习机制对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启示 | 第151-156页 |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涌现机制 | 第156-172页 |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涌现现象 | 第156-159页 |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涌现模型 | 第159-165页 |
·涌现机制对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启示 | 第165-172页 |
第六章 基于CAS理论的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建模与仿真 | 第172-189页 |
·基于多主体的企业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172-174页 |
·复杂系统模拟仿真的概念 | 第172页 |
·基于多主体的企业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 第172-173页 |
·基于多主体的企业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步骤 | 第173-174页 |
·企业系统成长仿真平台——SWARM | 第174-178页 |
·SWARM仿真平台的建模思想 | 第174-175页 |
·SWARM仿真平台的运行原理 | 第175-178页 |
·SWARM仿真平台的建模步骤 | 第178页 |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模型与仿真 | 第178-189页 |
·出版企业系统的主体描述 | 第178-180页 |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模型设计 | 第180-184页 |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84-189页 |
第七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实证分析 | 第189-213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路径回顾 | 第189-197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路径分析 | 第189-192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的阶段性成长 | 第192-197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系统分析 | 第197-204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系统环境 | 第197-199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系统结构 | 第199-204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时间阶段分析 | 第204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动力分析与模式选择 | 第204-210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动力分析 | 第204-207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模式选择 | 第207-210页 |
·天津大学出版社核心成长机制下的管理变革 | 第210-213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213-21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13-214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214-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216-22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225-226页 |
致谢 | 第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