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苏州C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3 研究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框架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研究框架第15-16页
2 相关理论第16-22页
    2.1 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第16-18页
        2.1.1 真实票据理论第16页
        2.1.2 预期收入理论第16-17页
        2.1.3 资金转换理论第17页
        2.1.4 资产分散理论第17-18页
    2.2 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方法第18-22页
        2.2.1 定性方法第18页
        2.2.2 定量方法第18-22页
3 苏州C银行个人房贷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第22-30页
    3.1 苏州C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3.1.1 分行概况第22页
        3.1.2 C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22-24页
    3.2 C银行苏州分行个人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第24-26页
    3.3 C银行苏州分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3.1 风险评价体系不健全第26-27页
        3.3.2 贷前审查不全面第27-28页
        3.3.3 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监控力度不足第28页
        3.3.4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第28-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苏州C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概率的分析第30-43页
    4.1 信用评分系统构建第30-31页
    4.2 实证分析第31-40页
        4.2.1 模型构建和相关说明第31-37页
        4.2.2 信用风险分析第37-39页
        4.2.3 操作风险分析第39-40页
    4.3 主要结论第40-43页
5 苏州C银行完善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的对策第43-49页
    5.1 健全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第43页
    5.2 强化信用风险全流程管控第43-45页
        5.2.1 主动防范贷前风险第43-44页
        5.2.2 强化防范贷后风险第44-45页
    5.3 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监控力度第45-46页
        5.3.1 规范准入门槛,加强对开发商的调查第45页
        5.3.2 加强对开放商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第45页
        5.3.3 严格实行开发商等级制度第45-46页
        5.3.4 对虚假贷款采取一定的保全行为第46页
    5.4 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第46-48页
        5.4.1 优化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第46-47页
        5.4.2 提升银行信贷数据质量第47页
        5.4.3 强化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和人员建设第47-48页
    5.5 进一步加强立法和监管措施第48-49页
6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木耳四种蛋白质的提取及特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研究--以B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