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2-29页 |
1 抗体以及骆驼纳米抗体 | 第12-13页 |
2.噬菌体展示技术 | 第13-17页 |
2.1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现 | 第13-14页 |
2.2 噬菌体展示的形式 | 第14-15页 |
2.3 抗体库:从抗体片段到抗体域 | 第15-17页 |
3.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17-19页 |
4.高通量测序的应用 | 第19-20页 |
展望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9-74页 |
第一章 新疆双峰驼天然VHH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 | 第29-40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1.1 菌种及质粒 | 第30页 |
1.2 试剂 | 第30-31页 |
1.2.1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30-31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1.4 实验所需要的引物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2.1 新疆双峰驼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获得 | 第31-32页 |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 | 第32-33页 |
2.3 c DNA的反转录 | 第33页 |
2.4 PCR扩增VHH基因 | 第33-34页 |
2.5 p MECS质粒的提取以及酶切回收 | 第34-35页 |
2.6 酶切后pMECS质粒与VHH基因的连接以及转化 | 第35页 |
2.7 天然VHH文库的质量评估 | 第35页 |
3.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3.1 骆驼淋巴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3.2 VHH基因的扩增 | 第36-37页 |
3.3 p MECS 质粒的提取和酶切回收以及连接 | 第37页 |
3.4 天然VHH文库的质量评估 | 第37-38页 |
4.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二章 FSHβ33-53 肽对天然文库的筛选 | 第40-53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1.1 试剂的配制 | 第41-42页 |
1.2 材料 | 第42页 |
2.天然文库的扩增以及辅助噬菌体的制备 | 第42-44页 |
2.1FSHβ33-53 与FSHR的特异性分析 | 第42页 |
2.2 VCSM13辅助噬菌体的扩增 | 第42-43页 |
2.3 天然文库VHH噬菌体的扩增 | 第43-44页 |
3.FSH33-53 肽对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以及PHAGE ELISA实验 | 第44-45页 |
3.1 FSH33-53 肽对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 | 第44-45页 |
3.2 对筛选后的单克隆进行PHAGE ELISA实验 | 第45页 |
4 VHH-FSHβ33-53 纳米抗体的表达及鉴定 | 第45-46页 |
4.1 VHH-FSHβ33-53 质粒转化到表达菌 | 第45页 |
4.2 VHH-FSHβ33-53 纳米抗体的表达 | 第45-46页 |
4.3 ELISA对VHH-FSHβ33-53 纳米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 第46页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5.1 FSHβ33-53 与FSHR的特异性分析 | 第46-47页 |
5.2 FSHβ33-53 肽对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以及phage ELISA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5.3 VHH-FSHβ33-53 纳米抗体的表达 | 第48-49页 |
5.4 ELISA检测VHH-FSHβ33-53 纳米抗体与FSHβ33-53 的结合特性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章 FSHβ33-53 肽对天然文库的筛选进行高通量测序 | 第53-6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1.2 实验所需要的引物 | 第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2.1 VHH基因的获得 | 第55-56页 |
2.2 VHH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 | 第56-57页 |
2.3 纳米抗体的构建以及VHH蛋白的表达 | 第57页 |
2.4 ELISA检测VHH蛋白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 第5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3.1 VHH 基因的获得 | 第57-58页 |
3.2 VHH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3.3 纳米抗体的构建以及 VHH 蛋白的表达 | 第59-60页 |
3.4 ELISA检测VHH蛋白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 第60-61页 |
4 讨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采用亲和力转移方法将FSHR结合肽移植到骆驼纳米抗体抗原结合区快速获得抗FSHR抗体 | 第64-7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1.1 材料 | 第65-66页 |
1.2 亲和力转移方法构建cAbBCII10表达载体 | 第66页 |
1.3 重组蛋白的胞间质表达和纯化 | 第66页 |
1.4 间接ELISA方法检测胞间质表达的VHHhFSH1和VHHhFSH3与FSHR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 | 第66-67页 |
1.5 非竞争ELISA检测VHHhFSH1和VHHhFSH3对FSHR的结合亲和力 | 第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2.1 VHHhFSH1 ,VHHhFSH3和cAbBCII10载体的构建 | 第67页 |
2.2 重组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第67-69页 |
2.3 VHHhFSH1和VHHhFSH3与FSHR的结合特性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
参与课题及发表文章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