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1-19页
    1.1 分析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1-13页
        1.1.1 分析背景第11页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 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6-19页
        1.3.1 分析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2 分析的方法第17页
        1.3.3 本文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盈利能力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盈利能力相关理论第19页
    2.2 关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第19-20页
    2.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指标第20-24页
        2.3.1 指标选择依据第20-21页
        2.3.2 资产收益率第21页
        2.3.3 资本收益率第21页
        2.3.4 贷款总额/总资产第21-22页
        2.3.5 成本收入比第22页
        2.3.6 非利息净收入/总资产第22页
        2.3.7 存款总额/总资产第22页
        2.3.8 存贷比第22页
        2.3.9 资本充足率第22页
        2.3.10 拨备覆盖率第22-23页
        2.3.11 不良贷款率第23页
        2.3.12 净利差第23页
        2.3.13 净息差第23-24页
第3章 灰色关联相关理论第24-30页
    3.1 灰色关联理论第24-27页
        3.1.1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24页
        3.1.2 灰色理论原理第24页
        3.1.3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步骤第24-27页
    3.2 主成分分析理论第27页
    3.3 因子分析理论第27-28页
    3.4 计算权重第28页
    3.5 关联度排名第28页
    3.6 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8-30页
        3.6.1 全面性原则第28-29页
        3.6.2 合理性原则第29页
        3.6.3 可比性原则第29-30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0-46页
    4.1 数据指标预处理第30页
    4.2 筛选指标的原理第30-31页
    4.3 绝对关联度筛选第31-33页
    4.4 确定权重第33-36页
    4.5 计算2015年盈利排名第36-38页
        4.5.1 构建2015年理想银行第36-37页
        4.5.2 邓氏关联度求解2015年关联系数第37页
        4.5.3 计算样本银行2015年关联度第37-38页
    4.6 计算2014年盈利排名第38-40页
        4.6.1 构建2014年理想银行第38-39页
        4.6.2 邓氏关联度求解2014年关联系数第39页
        4.6.3 计算样本银行2014年关联度第39-40页
    4.7 计算2013年盈利排名第40-41页
        4.7.1 构建2013年理想银行第40页
        4.7.2 邓氏关联度求解2013年关联系数第40-41页
        4.7.3 计算样本银行2013年关联度第41页
    4.8 计算2012年盈利排名第41-43页
        4.8.1 构建2012年理想银行第41-42页
        4.8.2 邓氏关联度求解2012年关联系数第42-43页
        4.8.3 计算样本银行2012年关联度第43页
    4.9 计算2011年盈利排名第43-44页
        4.9.1 构建2011年理想银行第43页
        4.9.2 邓氏关联度求解2011年关联系数第43-44页
        4.9.3 计算样本银行2011年关联度第44页
    4.10 各银行盈利排名总表第44-46页
第5章 样本银行盈利结果分析第46-50页
    5.1 分析结果描述分析第46-47页
    5.2 排名波动分析第47-49页
    5.3 排名前三的盈利指标分析第49-50页
第6章 建议与对策第50-54页
    6.1 把握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第50页
    6.2 做好传统业务第50-51页
    6.3 优化存贷比例第51页
    6.4 优化线上平台第51页
    6.5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第51-52页
    6.6 实施成本预算审批程序第52页
    6.7 吸收金融复合人才第52页
    6.8 线上线下并重第52-53页
    6.9 发行多种债券第53-5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第8章 研究不足之处第56-57页
附录第57-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控研究
下一篇:盈余公告、个人投资者关注与股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