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选题的缘由 | 第8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3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0.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合同损害赔偿中的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 | 第11-17页 |
1.1 合同损害赔偿的两种模式 | 第11-14页 |
1.1.1 违约责任损害赔偿 | 第11-12页 |
1.1.2 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 | 第12-14页 |
1.2 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 | 第14-17页 |
1.2.1 期待利益的损害赔偿 | 第14-15页 |
1.2.2 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17-23页 |
2.1 责任的发生 | 第17-18页 |
2.2 引发损害赔偿责任的行为 | 第18-20页 |
2.2.1 引发期待利益损害赔偿的违约行为 | 第18-19页 |
2.2.2 引起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的缔约过失行为 | 第19-20页 |
2.3 法律责任的承担及损害救济 | 第20-23页 |
2.3.1 违约责任下的损害赔偿救济 | 第20-21页 |
2.3.2 缔约过失责任下的损害赔偿救济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合同不同阶段下的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 | 第23-31页 |
3.1 合同不同阶段的责任承担与所失利益的损害赔偿 | 第23-26页 |
3.1.1 合同过程的分段研究方法 | 第23页 |
3.1.2 各阶段引发利益损害赔偿差异的行为对比 | 第23-26页 |
3.1.3 合同进程与利润的获取 | 第26页 |
3.2 期待利益赔偿中可得利益的本质及获取 | 第26-28页 |
3.2.1 期待利益中所包含的可得利益的本质 | 第26-27页 |
3.2.2 可得利益的获取 | 第27-28页 |
3.3 合同不同阶段对比下的损害赔偿 | 第28-31页 |
3.3.1 违约行为与期待利益损害赔偿的关系 | 第28-29页 |
3.3.2 缔约过失行为与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的关系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赔偿的确认及法律适用 | 第31-38页 |
4.1 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损害赔偿方式的确定依据 | 第31-32页 |
4.2 多重市场主体参与下的利益损害赔偿方式的确定 | 第32-33页 |
4.3 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比较分析的法律适用 | 第33-38页 |
4.3.1 我国法律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及信赖利益赔偿规定的不足之处 | 第33-35页 |
4.3.2 缔约过失行为标准的确定以及合同损害赔偿额的计算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