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行政效能监察:理论、历史及比较 | 第13-26页 |
第一节 行政效能监察的理论分析 | 第13-19页 |
一、行政效能监察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行政效能监察的内容 | 第14-15页 |
三、行政效能监察的特点 | 第15-16页 |
四、行政效能监察的作用 | 第16-17页 |
五、行政效能监察的方式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的历史分析 | 第19-23页 |
一、奴隶社会时期 | 第19-20页 |
二、封建社会时期 | 第20-21页 |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 第21-22页 |
四、社会主义时期 | 第22-23页 |
第三节 部分地区和国家行政效能监察的比较分析 | 第23-26页 |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效能监察 | 第24页 |
二、新加坡行政效能监察 | 第24页 |
三、韩国行政效能监察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现状分析:问题及原因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效能监察有效性偏低的具体表现 | 第26-27页 |
一、行政效能监察有效性缺乏制度保障 | 第26页 |
二、行政效能监察有效性受重视程度不够 | 第26页 |
三、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方法有效性亟需加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有效性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一、思想认识 | 第27-28页 |
二、体制设计 | 第28-29页 |
三、制度安排 | 第29-30页 |
四、法定职能 | 第30-31页 |
五、运行机制 | 第31页 |
六、地方主义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增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对策思考 | 第33-46页 |
第一节 体制建设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制度体系建设 | 第34页 |
第三节 运行机制建设 | 第34-39页 |
第四节 队伍建设 | 第39-41页 |
第五节 社会监督 | 第41-42页 |
第六节 多种行政效能监察方式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