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论文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与故障分析支撑平台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二章 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第13-20页
    2.1 电力故障分析系统简介第13-16页
    2.2 SCADA系统第16-17页
    2.3 COMTRADE标准第17-20页
第三章 平台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第20-28页
    3.1 平台的设计需求第20-22页
        3.1.1 功能需求分析第20-21页
        3.1.2 平台处理的数据类型分析第21页
        3.1.3 性能需求第21-22页
    3.2 平台的设计原则第22-23页
    3.3 动态记录与故障分析平台的结构第23-28页
        3.3.1 动态记录和故障分析支撑平台的整体结构分析第23-25页
        3.3.2 平台的硬件结构第25-26页
        3.3.3 平台的软件结构第26-28页
第四章 平台的设计方案第28-49页
    4.1 程序流程第28-30页
        4.1.1 后台机程序流程第28-29页
        4.1.2 前置机程序流程第29-30页
    4.2 模块设计第30-39页
        4.2.1 模块与子程序划分第30-32页
        4.2.2 模块功能第32-37页
        4.2.3 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与工作流程第37-39页
    4.3 接口设计第39-45页
        4.3.1 外部接口第39-41页
        4.3.2 内部接口第41-45页
    4.4 运行设计第45-47页
        4.4.1 运行模块的组合第45-47页
        4.4.2 错误控制第47页
    4.5 界面设计第47-49页
        4.5.1 后台机各界面关系第47-48页
        4.5.2 前置机各界面关系第48-49页
第五章 录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9-66页
    5.1 系统分析第49页
    5.2 系统设计第49-54页
        5.2.1 程序流程第49-51页
        5.2.2 系统实现主要技术第51-54页
    5.3 系统实现第54-63页
        5.3.1 Comtrade类设计第54-57页
        5.3.2 数据库接口设计第57-59页
        5.3.3 录波曲线显示设计第59-63页
    5.4 录波管理系统界面第63-66页
第六章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素衍生物作为P-选择素配体拮抗剂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一篇:趋磁螺菌AMB-1基因转移体系的构建及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