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9-1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成果现状和本文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三) 论文写作方法和思路 | 第10-11页 |
一、前人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第11-20页 |
(一) 前人的实证研究 | 第11-16页 |
(二) 前人的理论研究 | 第16-19页 |
(三) 小结 | 第19-20页 |
二、中国和东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及主要特征 | 第20-35页 |
(一) 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度量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20-21页 |
(二) 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 | 第21-23页 |
(三) 双方各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变化 | 第23-29页 |
(四) 双方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征 | 第29-33页 |
(五) 小结 | 第33-35页 |
三、中国和东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一) 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及模型设定 | 第35-36页 |
(二)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三)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四、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一) 鼓励发展差异化中间产品 | 第40页 |
(二) 鼓励个性化消费 | 第40页 |
(三)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更多地注重和追求规模经济 | 第40-41页 |
(四) 合理调整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相互投资及跨国公司的投资 | 第41页 |
(五) 鼓励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杜运苏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