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法院与ADR关系重构--以一个中级法院的探索为实证分析对象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法院与 ADR关系概说第13-19页
    第一节 为不同纠纷寻求不同解决方式—诉讼解决与 ADR的关系第13-14页
    第二节 ADR的含义、特点和种类第14-15页
    第三节 外国国家和地区处理法院与 ADR关系的探索第15-17页
        (一) 美国第15页
        (二) 英国第15-16页
        (三) 德国第16页
        (四) 东南亚诸国和地区第16-17页
    第四节 中国处理法院与 ADR关系的探索第17-19页
        (一) 推行“庭前调解”第17页
        (二) 加大对人民调解的指导第17-18页
        (三) 引导法院外的纠纷解决机制更多更好地化解纠纷第18-19页
第二章 法院与 ADR的关系重构第19-39页
    第一节 完善“庭前调解”—法院附设的 ADR第19-24页
        一、“庭前调解”作为相对独立程序的必要性第19页
        二、建立相对独立“庭前调解”制度的意义第19-20页
            (一) 建立具有新的程序法内函的庭前调解是改革的必然趋势第19-20页
            (二) 具有相对独立程序的庭前调解体现了调审相对分离原则的合理性第20页
            (三) 实现调审相对分离是正当程序的价值追求第20页
        三、中国法院的探索(东营中院的做法)第20-24页
            (一) 现状分析第20-21页
            (二) 运行机制构建第21-22页
            (三) 初步效果的显现第22-23页
            (四) 运行机制的不足第23-24页
    第二节 指导人民调解—法院指导的 ADR第24-29页
        一、人民调解作为中国特色民间 ADR的优势和地位第24页
        二、人民调解的不足及与诉讼调解的衔接构建第24-27页
            (一) 程序衔接第25-26页
            (二) 效力上的衔接第26页
            (三) 救济途径的衔接第26-27页
            (四) 理顺关系第27页
        三、中国法院的探索(东营中院的做法)第27-29页
            (一) 探索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的机制第27-28页
            (二) 取得的积极效果第28-29页
    第三节 对行政机关解决纠纷的监督—法院引导的 ADR第29-39页
        一、行政机关解决纠纷途径及其不足第29-34页
            (一) 缺乏对行政机关解决纠纷行为的准确定性第30页
            (二) 行政机关没有取得解决纠纷的独立地位第30页
            (三) 行政机关调解民事纠纷行为缺乏效力保障第30-32页
            (四) 行政机关解决民事纠纷的程序不健全第32-34页
            (五) 行政机关解决民事纠纷的救济制度不健全第34页
        二、行政机关或类似机关解决社会纠纷机制的重构第34-37页
            (一) 积极探索解决民事纠纷的新机制第35-36页
            (二) 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第36页
            (三) 切实疏通和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第36-37页
        三、中国法院发挥引导作用的探索(东营中院的做法)第37-39页
            (一) 行政裁决(复议)的历史发展第37页
            (二) 行政裁决(复议)与司法审查第37-38页
            (三) 仲裁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书目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棘蜈蚣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平耳孔蜈蚣的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下一篇:Contradictions in Lawrences Colonial and Anti-colonial Discours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lumed Serpent from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