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多足总纲线粒体基因组和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8-20页 |
1.1 多足总纲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1.1.1 多足总纲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多足总纲线粒体基因组的重排 | 第9-12页 |
1.1.3 多足总纲线粒体基因组的重排机制 | 第12-14页 |
1.2 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2 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3 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分子标记 | 第16-17页 |
1.2.4 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补全少棘蜈蚣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第20-42页 |
引言 | 第2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1 材料 | 第20-21页 |
2.1.2 DNA的提取 | 第21页 |
2.1.3 mtDNA的扩增 | 第21页 |
2.1.4 测序策略 | 第21-25页 |
2.1.5 基因序列比对及基因组分析 | 第2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2.2.1 少棘蜈蚣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第25-27页 |
2.2.2 基因组成和基因顺序 | 第27-30页 |
2.2.3 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 | 第30-31页 |
2.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核苷酸组成 | 第31-32页 |
2.2.5 非编码区 | 第32-33页 |
2.2.6 tRNA基因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第三章 平耳孔蜈蚣的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 第42-57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3.1.1 平耳孔蜈蚣样地选择 | 第42页 |
3.1.2 平耳孔蜈蚣的鉴定方法 | 第42-46页 |
3.1.3 DNA的提取 | 第46页 |
3.1.4 PCR扩增和测序 | 第46-47页 |
3.1.5 序列分析 | 第4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3.2.1 序列变异和种群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3.2.2 种群结构和遗传变异分析 | 第48-49页 |
3.2.3 种群间遗传分化 | 第49-50页 |
3.2.4 地理种群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第50-51页 |
3.2.5 TCS网络图分析 | 第51-52页 |
3.2.6 单元型之间的最小跨度网络图分析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 少棘蜈蚣基因组轻链核苷酸和蛋白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 | 第57-64页 |
附录2: 58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定义的26个单元型 | 第64-65页 |
附录3: 26个单元型间的遗传距离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