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1.1 富勒烯的发现和性质 | 第15-21页 |
1.1.1 C_(60)和C_(70)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 第15-18页 |
1.1.1.1 C_(60)的溶解性 | 第16-17页 |
1.1.1.2 C_(60)的化学性质 | 第17-18页 |
1.1.2 富勒烯的特殊性质和应用前景 | 第18-21页 |
1.1.2.1 超导材料 | 第18-19页 |
1.1.2.2 光学器件 | 第19-20页 |
1.1.2.3 超硬特性和合成金刚石的原料 | 第20-21页 |
1.1.2.4 合成具有各种结构和特性的聚合物 | 第21页 |
1.2 富勒烯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21-25页 |
1.2.1 纳米材料及其合成的发展 | 第21-22页 |
1.2.2 富勒烯纳米材料的合成进展 | 第22-25页 |
1.2.2.1 模板法 | 第22-23页 |
1.2.2.2 液液界面法 | 第23-24页 |
1.2.2.3 气相沉积法 | 第24页 |
1.2.2.4 溶液挥发法 | 第24-25页 |
1.3 富勒烯的高压研究 | 第25-30页 |
1.3.1 室温下富勒烯的原位高压研究 | 第27-28页 |
1.3.2 富勒烯的高温高压聚合 | 第28-30页 |
1.4 富勒烯纳米晶的高压研究 | 第30-32页 |
1.4.1 室温下富勒烯纳米晶的原位高压研究 | 第30-31页 |
1.4.2 富勒烯纳米晶的高温高压聚合研究 | 第31-32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C_(70)纳米晶的形貌控制及其溶剂化晶体的发光研究 | 第35-47页 |
2.1 样品合成的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5-36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2.1.2.1 不同种类醇对C_(70)纳米晶体的调控作用 | 第36-37页 |
2.1.2.2 不同醇/溶液体积比对C_(70)纳米晶体形貌的调控作用 | 第37页 |
2.1.2.3 C_(70)纳米晶形貌、成分和结构的表征 | 第37页 |
2.2 结果和讨论 | 第37-44页 |
2.2.1 晶体形貌的控制 | 第37-39页 |
2.2.1.1 不同种类醇调控下的C_(70)纳米晶形貌研究 | 第37-38页 |
2.2.1.2 不同溶液体积比调控下的C_(70)纳米晶形貌研究 | 第38-39页 |
2.2.2 不同形貌的C_(70)纳米晶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 第39-44页 |
2.2.2.1 拉曼光谱研究 | 第39-40页 |
2.2.2.2 红外光谱和样品组成研究 | 第40-41页 |
2.2.2.3 XRD分析和生长机制研究 | 第41-44页 |
2.2.3 不同形貌溶剂化C_(70)纳米晶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C_(60)纳米晶组装体的合成 | 第47-57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3.1.1 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合成 | 第47-48页 |
3.1.2 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 第48页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8-56页 |
3.2.1 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形貌控制 | 第48-50页 |
3.2.2 样品成分和结构的确定 | 第50-54页 |
3.2.2.1 拉曼光谱研究 | 第50-52页 |
3.2.2.2 热重分析对C_(60)组装体成分的定量研究 | 第52-53页 |
3.2.2.3 样品的XRD衍射和晶体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3.2.3 纳米组装体形成机制研究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C_(60)和C_(7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相变研究 | 第57-75页 |
4.1 C_(6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相变研究 | 第58-65页 |
4.1.1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4.1.1.1 原始C_(60)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结构确定 | 第58页 |
4.1.1.2 C_(6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研究 | 第58-59页 |
4.1.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9-65页 |
4.1.2.1 原始样品的形貌和结构 | 第59-60页 |
4.1.2.2 C_(6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拉曼研究 | 第60-62页 |
4.1.2.3 C_(6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光致发光研究 | 第62页 |
4.1.2.4 卸压C_(60)纳米管的拉曼和光致发光研究 | 第62-63页 |
4.1.2.5 C_(60)纳米管的同步辐射原位高压XRD衍射研究 | 第63-65页 |
4.2 C_(7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研究 | 第65-73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4.2.1.1 C_(70)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结构确定 | 第65-66页 |
4.2.1.2 C_(7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拉曼研究 | 第66页 |
4.2.1.3 C_(7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RD角散衍射研究 | 第66页 |
4.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6-73页 |
4.2.2.1 原始样品的形貌和结构 | 第66-67页 |
4.2.2.2 C_(7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拉曼光谱研究 | 第67-70页 |
4.2.2.3 采用不同传压介质和从不同压力下卸载的C_(70)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70页 |
4.2.2.4 C_(70)纳米管的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RD研究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C_(60)纳米管及其溶剂化晶体的高温高压聚合、及光致发光研究 | 第75-77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5.1.1 原始样品的制备 | 第76页 |
5.1.2 高温高压处理 | 第76-77页 |
5.1.2.1 高温高压实验装置 | 第76页 |
5.1.2.2 聚合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 第76-77页 |
5.1.3 聚合结构样品结构确定和光致发光研究 | 第77页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77-89页 |
5.2.1 原始样品的形貌和结构 | 第77-78页 |
5.2.2 高温高压处理之后样品的形貌 | 第78-79页 |
5.2.3 高温高压处理之后样品的拉曼光谱研究和结构确定 | 第79-81页 |
5.2.3.1 原始C_(60)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80页 |
5.2.3.2 一维聚合条件下处理的C_(60)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80页 |
5.2.3.3 二维聚合条件下处理的C_(60)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80-81页 |
5.2.4 形貌和尺寸对C_(60)纳米管在高温高压下的聚合的影响 | 第81-83页 |
5.2.5 不同条件处理之后的样品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83-85页 |
5.2.5.1 原始C_(60)纳米管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83页 |
5.2.5.2 一维聚合条件处理的C_(60)纳米管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83-85页 |
5.2.6 溶剂化C_(60)纳米管的高温高压聚合和光致发光研究 | 第85-88页 |
5.2.6.1 溶剂化C_(60)纳米管成分的确定 | 第85-86页 |
5.2.6.2 溶剂化C_(60)纳米管的高温高压聚合 | 第86-87页 |
5.2.6.3 高温高压聚合的溶剂化C_(60)纳米管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C_(70)纳米管的高温高压聚合研究 | 第89-97页 |
6.1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6.1.1 原始样品的制备和结构确定 | 第91页 |
6.1.2 C_(70)纳米管的高温高压聚合 | 第91-92页 |
6.1.3 聚合后C_(70)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研究 | 第92页 |
6.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92-95页 |
6.2.1 高温高压聚合C_(70)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92-93页 |
6.2.2 高温高压聚合C_(70)纳米管的发光性质研究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七章 O相聚合结构C_(60)纳米管的高压同步辐射研究 | 第97-101页 |
7.1 实验方法 | 第97-98页 |
7.1.1 样品的制备和结构信息 | 第97页 |
7.1.2 高压同步辐射XRD衍射实验 | 第97-98页 |
7.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98-100页 |
7.2.1 O相聚合C_(60)纳米管的原位同步辐射XRD研究和相变分析 | 第98-99页 |
7.2.2 O相聚合C_(60)纳米管的体模量拟合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116-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作者简介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