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2.1 涵洞抗塌陷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公路、铁路涵洞塌陷时沉降缝和地基的特殊处理 | 第15-16页 |
1.2.3 涵洞不同部位抗塌陷技术研究 | 第16-18页 |
1.2.4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设计原理与研究方法 | 第20-32页 |
2.1 北方山丘区采煤土地塌陷特点 | 第20-23页 |
2.1.1 研究区概述 | 第20-21页 |
2.1.2 研究区土地塌陷情况 | 第21-23页 |
2.2 抗塌陷涵洞设计方案 | 第23-32页 |
2.2.1 抗塌陷涵洞设计方案 | 第23-30页 |
2.2.2 设计采用软件 | 第30-32页 |
第3章 塌陷区小型圆管涵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2-38页 |
3.1 钢筋混凝土模型选取 | 第32-35页 |
3.1.1 钢筋混凝土材料选取 | 第32-34页 |
3.1.2 钢筋混凝土单元选取 | 第34-35页 |
3.2 土体单元选取 | 第35-36页 |
3.3 接触单元选取 | 第36页 |
3.4 有效模型区域及边界条件确定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抗塌陷小型圆管涵柔性设计标准 | 第38-44页 |
4.1 柔性设计标准及参数 | 第38页 |
4.2 涵洞荷载的计算 | 第38-41页 |
4.2.1 恒载计算 | 第39页 |
4.2.2 活载计算 | 第39-40页 |
4.2.3 管壁弯矩计算 | 第40-41页 |
4.3 荷载组合 | 第41页 |
4.4 截面强度计算 | 第41-42页 |
4.5 裂缝宽度验算 | 第42页 |
4.6 地基承载力分析 | 第42-4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塌陷区小型圆管涵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60页 |
5.1 静力学分析 | 第44-46页 |
5.1.1 静力学分析简介 | 第44页 |
5.1.2 模型尺寸及参数 | 第44-45页 |
5.1.3 未塌陷涵管二维模型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5.2 屈曲分析对结构承载力的研究 | 第46-53页 |
5.2.1 屈曲分析简介 | 第46-47页 |
5.2.2 未塌陷涵管二维模型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 | 第47-53页 |
5.3 非线性屈曲分析对塌陷模拟的研究 | 第53-59页 |
5.3.1 非线性屈曲分析简介 | 第53-54页 |
5.3.2 非线性屈曲分析对二维模型 0.2 m塌陷状态的研究 | 第54-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小型涵洞柔性设计方案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60-72页 |
6.1 柔性设计方案 | 第60-66页 |
6.1.1 接头类型及尺寸 | 第60-61页 |
6.1.2 四铰式涵管结构 | 第61-62页 |
6.1.3 柔性地基尺寸及材料 | 第62-63页 |
6.1.4 涵管配筋 | 第63-64页 |
6.1.5 涵管设计单体图 | 第64-66页 |
6.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66-71页 |
6.2.1 传统涵管主要工程材料清单及预算 | 第66-69页 |
6.2.2 涵管柔性设计方案工程材料清单及预算 | 第69-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结论 | 第72页 |
7.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