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冷冲压(钣金加工)论文--冷冲压工艺论文

超高强度汽车用钢热冲压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 热冲压产品和技术特点第9页
    2.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技术研究现状第9-11页
    3.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热成形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3-22页
    2.1 冲压理论第13-14页
    2.2 传热学分析第14-20页
        2.2.1 热传导第14页
        2.2.2 接触换热第14-15页
        2.2.3 热对流第15-17页
            2.2.3.1 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第15-16页
            2.2.3.2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第16-17页
        2.2.4 热辐射第17-19页
        2.2.5 相变潜热与塑性变形功第19-20页
    2.3 数值模拟理论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热成形工艺设计准则与工艺适用性评价第22-59页
    3.1 实验用热成形钢成分设计第23-25页
    3.2 CCT曲线的测定与绘制第25-27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7-41页
        3.3.1 材料的本构模型第27-31页
        3.3.2 淬火时接触换热系数与压力的关系模型第31-39页
        3.3.3 成形阶段换热计算第39-41页
    3.4 热成形钢淬火前工艺研究第41-48页
        3.4.1 热成形初始温度和成形时间第41-43页
        3.4.2 进给时间第43-44页
        3.4.3 转移时间和工件加热温度第44-48页
    3.5 热成形钢淬火工艺研究第48-58页
        3.5.1 研究思路第48-49页
        3.5.2 热物性参数对模具温度的影响第49-52页
        3.5.3 热物性参数的确定第52-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热成形模具冷却结构的设计第59-69页
    4.1第59-66页
        4.1.1 设计思路第59页
        4.1.2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第59-60页
        4.1.3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第60-62页
        4.1.4 穿水孔布局的校核第62-65页
        4.1.5 模具材料的选择第65-66页
    4.2 数值模拟第66-68页
        4.2.1 热成形过程模拟第66-67页
        4.2.2 淬火过程模拟第67-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热成形实验第69-77页
    5.1 实验准备第69-70页
    5.2 热成形实验第70-72页
    5.3 实测与模拟模具温度的对比第72-75页
    5.4 实验结果第75-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电磁式互感器误差测量研究
下一篇:马鞍山电子信息产业产品交易中心布局研究